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在古代诗人的眼里,除夕夜守岁是什么样的景象?

2022年05月22日 09:35:212编辑

除夕之夜“熬年”,有被称为“守岁”,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著名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时的杭州:“除夕……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可见,守岁习俗是人们表达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今天,我们能够领略在除夕这天晚上与家人团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守夜心情。那么,守夜在古代诗人的心中又是什么景象呢?

在古人那里,守岁的习俗,固然有迎新的欢快,却更多恋旧的怅惜。孟浩然咏守岁的“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之句耐人寻味,这位伟大的山水诗人,虽然一生仕途困顿、修道归隐,但诗中描写的守岁,端的是华贵惬意。而白居易写《客中守岁》,诗云:“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瞧瞧,这年过的就有些惨淡了。宋代苏轼《守岁》云:“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顾惜既往,确实是诗人们除夕的哲学思绪。

如果重现古人在除夕夜,一边焙着烧烤食物,斟上两杯小酒,和家里老人唠唠嗑,与远方回家的兄弟吹吹牛,那该是一幅活生生动人的年画呀。人生各有所属,生活如此不易,如果没有家人的爱,有怎能欢聚一堂。

吴小如(1922~2014),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安徽泾县人,著名书法家、诗人吴玉如先生的长子,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194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跟随俞平伯45年。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还译有《巴尔扎克传》。

本文摘自吴小如《古典诗词札丛》,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过旧历年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文人在旧历除夕也照例要写诗。唐人名篇如高适的《除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种异乡游子的哀愁显然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格格不入了。

宋苏轼于1062年在陕西凤翔作的《守岁》诗就比较活泼有趣,形象也很生动: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把飞逝的时光比成钻洞的长蛇,到了年末最后一天,仿佛只剩下一条尾巴,想捉也捉不住了。但作者并未流连光景,在诗的结尾处诗人写道:

明斧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使人读了不由精神为之一振。既然爱惜光阴,就该及时努力。诗人时才二十六岁,当然没暮气,所以用“少年犹可夸”来自勉。

清代诗人中,我对穷愁療倒、坎坷终身的黄景仁最为偏爱。四十年前,我就已成为他的诗的热心读者了。1773年,黄二十五岁,在浪游几年之后于这年末从杭州回到武进原籍,写下了著名的《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这首诗在当时已为人所传诵。他的好友洪亮吉称末二句为“豪语”。近人朱建新在《黄仲则诗·凡例》中评云:“其独立苍茫,俯仰千秋之感,读之凄悒。”我则欣赏作者所具有的敏锐感受,竟能在乾隆“盛世”的“千家笑语”太平环境中,“潜从物外”摸到了时代的脉搏,体会出人们所觉察不到的“忧患”这一点,实在堪与曹雪芹的《红楼梦》媲美。

可惜末二句多为人所误解。如陆继辂《合肥学舍札记》便认为作者写的“一星如月”是“金星先期骤明”,成为次年(1774年)山东白莲教起义的先兆。其实诗人乃以灿烂的孤星自况,认为在别人眼中,自己诚然渺小孤寂,但就自身的才华学识而论,尽管无人赏识,却独具不灭的光芒,能与皎洁的月光一争高下。这样的意境在古典诗歌中真是不可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