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
朦胧诗往往没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因为朦胧诗人们注重的是诗的观念省略和主题暗示,这样就致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们对艺术与生活、现实与真实的关系,对诗的主题与表现的关系,在作品中往往没有明确的显示。读者对它们的理解,很难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这是朦胧诗的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借用古人的话说,朦胧诗都是“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不即不离,是相非相”、“令人仿佛中如灯境观影,了然目中,却捉摸不得”。朦胧诗人采用的正是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得”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试看顾城的《远和近》(原诗见上文),它的主题是什么呢?有人理解为一首爱情诗:“一个初恋者的朦胧感受,目光轻佻和热渴,有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略带几分骄傲和矜持,反面缩短了心灵的距离。”有人认为它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距离感(王幅明《中外著名朦胧诗赏析》);有人理解为政治讽刺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读者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多义性的理解。而这正是朦胧诗人们所特别注重的一个艺术创作主张。诗中把观念省略,只是在诗中安排一定的“象”,什么意思、什么主题全不作明确的显示。这一手法并不是这些朦胧诗人的发明,早在三十年代的李金发就不很熟练地运用了这一创作手法,如他的《自题画像》:
“即月眠江底,/还能与紫色之林微笑。/耶稣教徒之灵,/吁,太多情了。/热如皎日,/灰白如新月在云里。/我有草履仅能走世界之一角,/感谢这手与足,虽然尚少,但既觉够了。/昔日武士披着甲/力能缚虎!/我么,害点羞。”这首诗问世以后,人们大都无法看懂,理解者更是千人千面。原因是什么?关键在于没有理解到诗人在这里采用的是观念省略的创作手法。但在当时中国的文化状况中,有谁能理解得了这并不熟练的创作法呢?到了今天,朦胧诗人们对于这一手法的运用已炉火纯青了。在许多诗作中都采用了观念省略和主题暗示的方法。如车前子的《三原色》表面上写的是儿童的生活画面:“我”,一个儿童,因为好玩,用“红黄蓝”三色蜡笔,“画了三条线”,大人看了不满意,作出了“我看不懂”的 解释,“我”不顾大人了;“又照着自己的喜欢/画了三只园。”其内在的观念省略了。诗人也不作任何提示,一切听任读者去理解,于是主题的多义性就是必然的了。有人说其深层含义是表现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两代人心灵之间的隔膜。有人说它表现的是自我问题,独立人格的培养问题;另外,也有人理解是一首政治诗:大人隐示社会政治的说教者,“我”是纯真、挚着、诚实、勤勉、坚持真理、不畏权势的正义之士。
观念省略和主题暗示手法的运用,使诗的容量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也使诗更具有意蕴;当然,也会导致一些诗的不好懂,甚至近于晦涩难懂。
朦胧诗的主要思想特征和艺术特色。
2022年05月21日 01:02:09221编辑
上一篇: 朦胧诗的特点及代表诗人
下一篇: 什么是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