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求七言八句的古诗?

2022年05月20日 23:55:524编辑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话,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行经华阴》

崔颢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七绝与七律有哪些区别?

这个问题看着非常简单,所有习诗词者都能回答。至于答案是否对诗词创作带来帮助,则须另论。因为,即使在书本或教程中,我读到的大多是正确的废话。

例如:在格律诗中,七绝和七律的主要区别在于字数的不同,七绝是七言四句(两联)共28个字。七律是七言八句(四联)一共56个字,并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显然,以上答案是正确的。但对我们学习诗词创作却没有带来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所以习诗词创作者,特别是自学者,要学会理顺好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并且要勤于思考,善于发问,在这些概念中归纳出对创作有帮助的信息。

我就以此题为例,简述一下:

“绝”的意思是断,《说文》曰:“绝,断丝也。”因此,很多人便顾名思义,认为绝句就是断取律诗的一半而成。这认知是错误的,格律诗中绝句的成型比律诗要早。而绝句的名称则源于汉乐府,起于文人间的一种游戏,就是一起喝酒作乐时,每人写四句诗合成一首完整的乐府。后有人将四句诗单独断出,称之为绝。我们现在则习惯将其称为古绝。最早的古绝是五言的。七言的古绝发育则要待到隋朝。由于根源的不同,所以我们在阅读唐诗时会发现,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创作风格是不同的。《诗镜总论》说:“五言直而倨,七言纵而畅。”

古绝自齐梁时期开始,向格律诗中的绝句演变,并在唐初成型。现在我们所说的七绝,则是默认为格律诗中的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形式。其脱胎于七言古绝,由四句律句(两联)依格律诗的韵律法则,按起承转合的方法构章而成。七绝的两联没有对仗要求,对仗或不对仗全由作者自行把握。

对于初学写七绝者,我则建议在创作时先不要对仗,七绝的对仗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处理不好,容易给人带来半首律诗的感觉,这是七绝之忌。以上我也强调过了,绝句并非断取律诗的一半而成。到这里我们先读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律诗,则是七言绝句的扩展。由八句(四联)律句句式,依格律诗的韵律法则组合而成,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均要求对仗,首尾两联没有对仗要求,对仗或不对仗全由作者自行把握。

七律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诗人觉得只有二十八个字的七绝,未能很好地表述某一主题,或者觉得主题还可以进一步展开。所以在七绝的基础上增加了两联,变成八句,五十六个字的诗体。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七律是怎样由七绝扩展而成的呢?

我们学写格律诗,通常都是先学写句,再学对仗。然后学写七绝,再至七律。很多人感到从写七绝到写七律是一道槛。那么只要把这问题弄明白了就会迈过这槛。先读读如下这首七律:

这首杜甫所写的七律,便是在第二张图中,我拟的绝句的两联之间,增加两对对仗句式,扩展而成。这也就是七律最基本的构章方法。

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七绝和七律的区别了。也就可以尝试拿起笔,将过往写的某一首七绝扩展成一首七律。

当然,这并不是七律的唯一构章方法。如何写好一首七律有机会再详述。

七律(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形式。律诗,因其格律严密,故名,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律诗全诗共八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律诗分为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其他两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按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七绝(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形式。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全诗共四句,第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有人认为绝句是因“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而名。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综上所述,七绝和七律都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都必须具备近体诗的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对句相对、邻句相粘等特点,并且每句的字数相同(七字)。主要区别是句数不同,七绝为四句,全诗公二十八字;七律为八句,全诗共五十六字。同时,绝句短小精悍,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而律诗的篇幅相对较长,要求更严格,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