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译文
哦,满头的白发居然长了三千丈,只因为,那忧伤绵绵不绝如此长。明镜啊明镜,你的主人我不明白,你从什么地方,得到了九秋之霜?
二、出处
唐·李白《秋浦歌》
三、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
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二、赏析
愁生白发,揽镜自照,倍生伤感。这样写愁思的,并不少见,李白却写出奇意奇调。第一句“白发三千丈”,突然而起,如火山喷发、大潮接续奔涌而来,突破婉折,四句三折。既言发长因愁长,见镜中白发,却问这愁从何得来,其中蕴蓄着无限的抑郁不平。
全诗被历代评家赞赏是出于常情而深入人心的奇句奇思妙想,活脱脱地表现了年过半百的诗人因岁月流逝而理想难酬的内心感伤。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这是一首写愁的抒愤诗。诗人怀着“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却受到杨国忠等的排挤,一直得不到重用。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宝暮年,漫游秋浦而作的十七首《秋浦歌》中的第十五首,诗以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深重的怨愤和抑郁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译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一、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二、出处
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创作背景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另说为天宝十二载,又说为天宝十四载)。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