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李世民时代),武周政治(武则天时代),开元盛世(李隆基时代),元和中兴(唐宪宗时代)
唐德宗死后,经过了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为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唐太宗、唐玄宗、唐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宪宗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了割据藩镇,使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一度获得再次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光武中兴(这个不是唐代,而是汉代,还是东汉,刘秀时代)
杜甫4个不同阶段的诗
第一个阶段是安禄山乱前的作品,约计一百三十余首。这时杜甫正当壮年,颇有政治的野心,所以自抒抱负的作品最为重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奉先咏怀)
第二期是从安史之乱至入蜀前的作品,约有一百四十余首,虽然只有五年的时间,但是因为国家遭遇空前之大难,自己也历尽百苦,流离迁徙,几无宁日,因此杜甫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心肠,肩负起写实的责任,而把这个大时代的所见所闻极深刻地记叙下来,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作品逼半是歌咏这次大变乱的。(代表作:三吏、三别、百忧集行、同谷七歌、春望、哀江头、哀王孙、喜达行在所、述怀、北征、羌村)
第三期是弃官入蜀后的作品,五百四十余首。这是他定居草堂的时期,因为生活较安定、舒服,作品所表现的风格亦较恬静。(代表作:卜居、狂夫、客至、江村、野老、南邻、出郭、恨别、江亭、水槛遣心)
第四期是杜甫离蜀入夔,漂泊湘鄂,以至于去世的作品,约计六百余首。此时杜甫已是五十五岁的暮年,他经过了种种人情物态的变化,历尽了人生一切的艰苦,所表现的风格有感伤的意味,因此怀思古人,追悼亡友,回忆往昔的作品特多,创作的艺术也进入了更为精醇的境界。尤其是律失,已入圣域。(代表作: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白帝城、壮游、昔游、遣怀、往在、夔府书怀、登岳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