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黄庭坚诗歌有何特色

2022年03月19日 04:35:283编辑

1、注重用字。
黄庭坚提出诗的 “句中眼” ,所谓“句中眼”即后人所说的“诗眼”,就是注重对关键字词的锤炼。
2、重视句法。
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何谓“句法”,从这句诗里可以看出,黄庭坚论诗的句法尚简易,如秋月澄江,明晰可感。
3、讲究章法。
黄庭坚所谓章法是讲求诗的结构的曲折变化,而这些曲折变化是通过学习前人作品揣摩出来的。



扩展资料
人物轶事:

中国南方楼台亭阁甚多,但快阁算得上是中国闻名的古阁楼建筑之一。快阁雄踞在泰和县城东侧的泰和中学校园内。
这座阁楼始建于唐代乾符元年(874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快阁名闻天下,始于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名诗《登快阁》。
黄庭坚任泰和知县时,也常登阁游憩,并于元丰五年(1082年)赋下脍炙人口的《登快阁》诗。此后,“阁名遂大著”。史载:“迨黄太史庭坚继至,赋诗其上,而名闻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庭坚

苏轼与黄庭坚的诗风之别.

  苏轼:旷达;黄庭坚:内容以抒写人生感慨为主。

  苏轼:
  970年前的北宋年间,四川眉山,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文学世家里,一代文豪苏轼走向了中国浩瀚的文学历史。“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的故乡山水,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父亲苏洵的精心培养,使得苏轼胸怀壮志,熟读经史,文如泉涌,纵论古今。二十二岁的年少苏轼便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所制文章,为欧阳修等考官惊为异人,京城士人争相传诵其文。步入仕途的苏轼,一生主张稳扎稳打的革新,即反对操之过急的王安石变法,又反对因循守旧的保守派官僚,并为此而付出一生的代价,宦海浮沉几十年,但恰恰是这多次的外放被贬,才成就了一个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无所不能的千古奇才。

  他的散文,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如行云流水,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提高了婉约词的题材和境界,开创了铜板琵琶的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又是文人书画的开创者,在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中,他名列前茅。


  黄庭坚: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严密的谋篇结构的法度。黄庭坚写文章,要求一篇上下,都有线索可寻,每句每段,也应安排得法。我们读黄诗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作者的思路好象突然断了,上下两句,前后两段接不上榫,这正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镜头一下子转换,场面突然改变,但其中还是有人内在联系的,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想象补足它。这样,文学就更简炼,诗意也更会蓄。

  (二)讲究修辞造句。黄诗有其特殊的句法,那是从杜甫一脉传下来的。喜欢造拗句。在句子结构上,不按正常的语法规律,把主语、谓语、宾语的次序颠倒,或删去一些句子成份,或把两个意思紧缩在一句中,以使句意曲折,文气跌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黄诗很重视炼字,“置一字如关门之键”,五言诗句的第三字,七言诗句的第五字,更要求工稳新警。置字有力,句中有“眼”,句子便显得骨格峻峭,全诗为之而生色。还要炼虚字,尤重连接虚字的运用,以使行文跌宕有致。

  (三)重视律诗中对偶句的锤炼。对偶,唐人已下过很多功夫,唐诗中有不少工整精美、脍炙人口的对句,宋人想突过它,只得另立新法,别出新意。黄诗的对句,自然生动,有些乍看起来像是散文的句子,毫不似对偶,但认真体味之,则觉字字工切,别有韵味。
  (四)具有一种特殊的音乐美。诗的音律与感情是一致的,特殊的风格需要用特殊的音律来表现。黄庭坚的律诗,有许多不合“正格”的句子,不按照诗律规定的平仄来组句,“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这种拗句,用得好的,声情并茂,在“不和谐”中更觉其美,我们在吟诵时自会感到其音律的特殊美。就这样,黄庭坚苦心孤诣,刻意出奇,用他那“奇正相生”的谋篇法度,用他那“以故为新”的句法字法,用他那险拗的音律,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人们把这种“峭刻生新”、“深折透辟”、“老辣硬涩”的诗风称为“黄庭坚体”。在扫除五代、宋初柔弱华靡的诗风上,黄庭坚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黄庭坚论诗,提倡“无一字无出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在宋代以至后来的诗坛上都发生过一定的影响。江西诗派崇尚瘦硬风格,要求字字有来历。
  黄庭坚的散文虽为其诗词成就所所掩,但在北宋不失为一作手。他作文立意为本,并注重辨体,称“荆公评文章常无体制而后文之工拙”(《书王元之〈竹楼记〉后》,故颇致力于学习前人的文章法度。在其记述性文章中,不仅写景状物形象生动,而且寓以哲理,启迪人生,使文具有情理相生之趣。在他留下的众多的书信中,以贬谪时期的居多,它们或述交谊行正,或谈艺论文,多真情实感,非泛泛应酬酬作,从中表现出作者的人品与识见。他的题跋随笔涉及面很广,尤以诗论书画美术者为多,涉笔成趣,常多慧心解悟之论,短章隽语,意味深长。总之,黄庭坚的散文雅健警炼,应当在北宋文坛上占有一席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