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古诗赏析古诗赏析???

2021年06月02日 20:02:356编辑

選自:《青玉案·元夕》


內容: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裏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者:辛棄疾
作者介紹:辛 棄 疾 (1140 — 1207), 字 幼 安, 號 稼 軒, 曆 城 (今 山 東 濟 南) 人。 生 于 金 人 占 領 下 的 原 北 宋 地 區, 21 歲 時 在 家 鄉 發 動 起 義, 抗 擊 金 軍, 後 投 奔 南 宋。 由 于 南 宋 統 治者 偏 安 一 隅, 他 的 抗 金 大 志 難 以 實 現, 他 只 被 安 排 做 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輔使等職。, 晚 年 閑 居 在 江 西 長 達 二 十 余 年。 壯 志 難 酬 的 辛 棄 疾 將 滿 腹 悲 憤、 一 腔 忠 勇 都 寄 托 在 詞 中, 雄 渾 奔 放, 氣 勢 磅 薄, 繼 蘇 轼 之 後, 把 豪 放 詞 推 向 發 展 高 峰,與蘇轼並稱”蘇辛”。 他 的 一 些 抒 情 寓 意 的 詞 作 有 時 也 寫 得 委 婉 曲 折, 輕 松 流 利。
翻譯:元宵佳節的晚上,仿佛一陣東風吹來,催開了樹茂花繁,原來是焰火流光,在夜空中綻放千重繁華,又紛紛被風吹落,象一場不期而來的流星雨。寶貴的名馬,華麗的雕車,載著美麗的人兒駛過,香氣彌漫了整條街。蕭聲如歌,明月皎潔,時光悄悄流轉,整晚上花燈(魚燈、龍燈)都在綻放光華,美不勝收。美人如花,仕女如雲,她們一路上嬌笑俏語,帶著若有若無的幽香漸漸遠去。可是,她們都不是我心底的那人。夜深了,我千百次尋找、等待的那一個人還沒有出現。我的心充滿疲憊和失落,不經意一回首,卻發現她在那燈火寥落的地方靜靜地站著。
”衆裏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鑒賞:
第一層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轉,是愛情的一種存在方式。
第二層意思:作者借此自喻明志。表達自己和詞中的女子一樣高潔自持、孤芳自賞、娴靜高雅。不肯與當時的世風和黑暗現實同流合汙,甯可一個人寂寞站于燈火闌珊處,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當權者湊熱鬧。
第三層意思:它表達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或者是一種哲理,這種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時間、空間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不會因歲月、際遇、環境的不同而磨滅或忘卻。
王國維《人間詞話》雲: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蓦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這是王國維對曆史上無數大事業家、大學問家成功的深刻反思,並作出了核心的概括,又巧妙而形象地結晶在文學意象中。他發現,偉人的成功有共同的內在邏輯,而那種邏輯正在這晏殊的、歐陽修的、辛稼軒的三首詞三句話中。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是一種什麽樣子的情景啊?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風刮來,碧綠的大樹上,一片一片樹葉凋落。有一點迷茫,有一點淒涼。這是一種變化的意象,時序在變,物象在變,世事在變,心態也在變。遙遠的天涯路在眼中,無盡的迷惘在心底。
第二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
他在執著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追求目標,而爲之“不悔”,而爲之“憔悴”。這裏不僅有軀體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錘煉,甚至如王國維所說的可以“不悔”到這樣的地步,即是可以爲追求和理想而“犧牲其一生之福祉”,甯願下“煉獄”的功夫。
第三境界是:衆裏尋他千百度,回頭蓦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說,尋找到方向對頭的道路,又執著地追求,經過千百勞作,必有所成,最終豁然開朗,求得“真”與“是”,從而將自己的發現彙流入真理之長河中去,這是何等的欣慰!
王國維在這裏機智地活用了這一十分詩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節,遊人如織,燈火如海,就在這樣的情景尋覓心裏的理想佳人,當然難找,因此雖然千百度地尋尋覓覓,可怎麽也找不到,然而最後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時候,卻發現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佳人在冷落的燈火處。這是何等的歡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何等的出乎意料之外又正在情理之中!
這種喜悅是一般人不容易體會到的,正如王國維曾經說過的:“夫人積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諸文字、繪畫、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賦之能力之發展,而此時之快樂,決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這是連南面稱王者也享受不到的,也是無法交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