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感慨国事为主题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 这八首律诗是组诗。它从夔州的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诗人想望长安往事的种种心情。 第一首为全诗的领起。它的开头四句是因秋发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与宋玉《九辩》所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相比,发兴相同,而境界、气势和感情的深沉郁勃远远过之。接着写诗人留滞峡中的凄紧情况。“丛菊两开他日泪”,杜甫寓夔州,已两见菊花开矣。“孤舟一系故园心”句,就隐约地说出对长安的想望。第二首虽然仍旧是写自己居夔境况和夔州景色,而第二句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已明白地指出了感情结聚点。这也可以说是为整组诗点出了主题。第三首的“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因望京华引起了诗人对身世遭遇的回忆和伤叹。 诗人想望长安,当然首先要回忆起往年疏救房琯这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事。肃宗至德元年(756),宰相房琯以陈陶斜败绩贬官。杜甫时任左拾遗,抗疏论不应以小过罢相,因言词激切,触忤肃宗,下三司推问,幸得宰相张镐替他辩解,方得免罪。诗人在这次政治斗争中所遭受的打击,在他的生命史上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他在诗里把匡衡、刘向来和自己作比。匡衡,汉元帝时,数上疏论议政治得失。刘向,亦汉代人,成帝(刘骜)时,讲论五经于石渠。诗人自谓和匡衡一样,抗言政治之得失,但遭际不如——“功名薄”;如果象刘向一样的讲经,也不减于他,但与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用世之心又相违。 第四首直接转入长安,是这组诗的大转捩。“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等句,表明了对“安史之乱”后局势的无限感慨。以下数首都是对长安往事的想望,抒发对国事的今昔之感。 一提到长安,不能不使诗人想到大唐宫殿以及昆明池、曲江和渼陂诸名胜。特别是曲江,它给予诗人的印象极其深刻难忘。“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唐玄宗常从兴庆宫至曲江游玩,故云“通御气”。安禄山在东北边境发动叛乱,故云“入边愁”。把“通御气”和“入边愁”联系起来,这就可以想见诗人对时事的感慨是多么深长! “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是诗人最为痛心的事。前人曾经认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感慨国事,可以当得庾信的《哀江南赋》(王梦楼语)。其实,《秋兴八首》这组诗应与屈原的《哀郢》相比拟。两者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忧伤,有其胎息相通之处。 无可否认,生活在封建时代的诗人,思想大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杜甫也不例外。当时的政治中心在长安,《秋兴八首》抒情的结聚点在长安,从此出发,抒发了诗人自己忧时忧乱的感情,这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作为一个曾在这个朝廷任职的官员,他的关心往往不能超出自己和朝廷、君主的关系。如第二首的“画省香炉违伏枕”(“画省”,指尚书省。尚书郎入直,有侍女二人执香炉烧香从入);以及第五首中提到的“几回青琐点朝班”(“青琐”,汉末未央宫中宫门名。这里用来指唐朝宫门),都表示着诗人对自己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仕宦前途尚未能忘怀。而“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更不免眷恋着那个封建统治者——皇帝的尊严形象。把国家大事和个人的私情始终交织在一起。 这 组诗从夔州写到长安,又从长安写到夔州,回环往复而章法井然。从表面上看,每首诗都是独立的,而实际上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确如前人所说的具有“脉络相承,首尾相应”(陈子端语)的特点。作者善于把那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情感在这个有约制性的格律形式里达到了完美的艺术表现,和他同时代的诗人比较,的确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