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写现代诗有什么讲究

2022年01月02日 05:01:367编辑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诗歌创作存在两类观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两个观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现代诗创作的后来人重视的,是提醒我们对诗道的修炼存在“顿悟”和逐步修炼得出“渐悟”两条道路。一个现代诗人除了熟悉阅读文科中文系要求学生阅读的文学教科书书籍(这些书就是我这高中毕业生都觉得不难读完,这些教科书加参考书不过几纸箱罢了),更重要的更难的是我们要真正读懂这些书,就不是阅读那么简单了,还需要我们更大面积的扩散阅读和文学史息息相关的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等人文科学的书籍,还要面对现实的世界去实践、对照、思考,我们有了对三个世界的广泛思考,在现代诗的创作中才可以厚积薄发,避免“为做新词,强装愁”的贫乏。没有对三个世界的独立思想和思考,没有成熟的抒情精神,心血来潮的现代诗的热情和灵感都值得怀疑,当今现代诗之所以“口水”泛滥,不只是作品的语言粗制滥造。 洛夫先生说:不少诗人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写出几百行诗,这类快餐式的作品,其质量可想而知。“每个汉字都认识,但拼凑在一起便不知所云”。洛夫先生指出:目前诗坛后现代诗歌的文本解构以及“口水诗”的特点,不但与我们的诗歌信念背道而驰,同时也使得一般读者为之瞠目结舌、退避三舍。一大堆词语的堆砌,大量的形容词集中营,能够形容什么?我非常赞同诗人洛夫先生总结的诗人境界的四个层次:其一,是抒小我之情,只求表现个人的那种梦幻式浪漫抒情,以有限暗示无限,以小我暗示大我。二是强调社会意识。但他同时提醒,诗人本来对社会应有责任感,但过于向社会意识倾斜而忽视了诗的艺术创作性,抒情性和美学的追求,则结果不是成了政治的工具,便是成了商业的广告。三是表现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这种诗人是一种思考性的诗人,诗中闪烁着一种形而上思维的智慧的光辉。最后就是洛夫认为的具有最高层次的诗人,不但要有悲天悯人情怀,也要有宇宙的胸襟,其诗歌中总是表现出一种终极关怀,也就是一种对生命的觉醒,对生命意义的不断的怀疑与扣问。我们看看台湾诗人在现代诗的摸索中对现代诗的最高境界――“纯诗”的一些论述:现代诗追求诗质的纯粹。台湾现代诗社把“诗的纯粹性”列入其“六大信条”中,反对将诗沦为意识形态的附庸,痛加抨击“口号诗”、“教条诗”与“清闲诗”。“纯诗”是要摒弃诗中的“杂质”,关键是要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寻找诗的自身价值。现代诗人一旦摆脱了现实政治的羁绊,自我意识的觉醒,关注现代人的处境和命运。他们由自我的困境推及到整个人类的困境。台湾现代诗人强调诗的“知性”。“知性”也是现代诗社的“六大信条”之一。纪弦把“知性”在现代诗中的地位抬得很高,他认为:“现代主义之一大特色是:反浪漫主义的,重知性,而排斥情绪之告白。”现代诗的“知性”可以提升诗的质地,使诗质更趋纯化,这使现代诗避免了感性的泛滥和单纯的抒情。余光中先生认为:口语能让诗的语言变得活跃,但因为口语同时又是很粗糙的,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选择,并不是张口就能出诗。 洛夫先生认为:现代诗的语言通常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生活语言”,一种是比较文雅精炼的书面语言。所谓“生活语言”,是一种真实的、提炼过的,净化的,纯粹的汉语,它不拒绝俚语方言,但它拒绝口沫横飞的口水诗,拒绝废话。 他所运用的“生活语言”,是把街坊市场等公共场所流行的粗糙口语提升一个层次,使诗的声音成为生命的元音,诗的语言不仅是一种载体或符号,而是生命的呼吸和脉搏的跳动。大陆杨匡汉先生也认为:诗歌的问题出在诗人本身知识系统的封闭上,当前诗人还找不到对当代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中国一年来诗歌产量有五六万首,相当于200年全唐诗的量,但精品非常之少”。我们在新浪网络现代诗坛,经常可以看到不少的现代诗语境、意境、气氛都基本到位,但是内容却是千篇一律的关于小我(个人小范围关注)生活中的抒情和思想痕迹。更多的是不讲究字斟句酌的散文诗,其实,古典诗和现代诗都讲究精炼、跳跃、修辞、浓缩、象征、比兴……的创作技巧。退一步说,罗罗嗦嗦的语言堆砌,就像惨白的老女人可以不关注民生、子女未来的幸福环境,可以半夜起来怀春唠叨,找李清照的破鞋跳舞;年轻小男女正常年龄荷尔蒙需求的窃窃私语与生理欲望;大学生失业、怀才不遇,农民工劳累痛苦等纯粹的“个人情怀”,需要写成现代诗的,“诗人”也可以尽量用更加诗一点点的技巧来表现。至少这样做也是对现代诗写作的修炼,莫测自学现代诗写下的诗比莫测认为可以保存的作品的比例至少是三比一,也就是说莫测的作品60%是练习写诗的废品。莫测担任十几家诗歌圈子的管理员,对于许多博客诗基本是看一眼,就没有想再欣赏下去的想法,感觉在网络诗坛互相吹嘘,经营名利推销个人诗集的“名诗人”数量不少,我非常怀疑这些名诗人的智商,明知印刷品销售无门,何必当初?现代诗如果不是靠诗作品本身的能量能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搞什么“诗人万里行”、“诗人要不要脸”雕塑巡回展览、“宣布做人民诗人”、“铜版纸印刷品”;俗不可耐的小圈子“诗朗诵、拍照、互相吹牛的聚会”;还有更不要脸的“裸体诗歌朗诵”……都不能解决中国当今现代诗的贫困和尴尬。这些中国现代诗坛的怪象是不是中国文学的悲哀。俺没有兴趣去定义。俺只希望我在例行每天的新浪博客现代诗圈子的“管理工作”时,能看到震撼我的现代诗作品足矣。这一点我还是常常可以满足的。因为我常常能够遇到呕心沥血有天赋的有才气的网络诗人和作品。我们正处在一个现代诗艺术的表现手段求新求变的时代。我们有唐朝的古典诗歌巅峰存在;我们也受过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派,后现代派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中国大陆的现代诗艺术在走向后现代艺术的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