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我今年23岁,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书,尤其是杂文,请问有什么其他的好书推荐的吗?

2021年12月28日 17:02:275编辑

二十几岁读鲁迅先生的书比适合。因为,用理性的思维更能正确理解鲁迅先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的观点和思想,认识当时的社会现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致于过激走偏。如果再读一些正面书籍,应该首选《毛泽东选集》,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矛盾,起草一些社论,把握社会规律的逻辑关系,增强文章的气势,把哲学思想渗透到自己文章里面,学习《毛选》是中青年的首选。不信,你到大学新闻、写作、文艺评论专业的教授书架上去看看!待三十岁世界观完全确立后,博览群书, 丰富自己,成就自生!

当代人编的古文选本有哪些是值得推荐的?

不夸张地讲,中国古代文章之漂亮,是登峰造极的。其粹美芬芳,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所谓“诗以言情,文以载道”,对于文学,过去的中国文人,一生的用功方向,“诗”以外就是“文”了。足足有数千年,几乎所有一流的才智之士、饱学宿儒,都将他们盖世无匹的才华、奇瑰无方的聪明,寄托在文章之上。朝吟暮咏,相伴而行,积蓄膏渟,欲辟新机。

在我们先人们的意识中,文章之事,从来都非小道。甚至可以说,在所有文明国家中,也只有咱中国人,会提出文章乃经国大业这等意见,把作文提升到了与治国同等的高度。这种主张,是非暂且不论,但确实得说是很“文明”的观念,至少让东亚诸国心心念念至今。

可惜五四以来,偏激者往往视旧为朽,华美的古文,随之被弃之如敝履,攥成一团一股脑儿扔进垃圾桶,无情到都无需分类。只是到了当下,思维有所纠偏,国故兴复,雅道重启,古典文章也日渐受到重视,各类古文新选本相继推出。

但是,如此另一个问题也出来了:若要学好古文,坊间选本已经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吾辈如何择取?

更何况,所谓“文言选文”,岂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门面活,怎么可以是“子曰诗云”、“之乎者也”凑在一本就算大功告成?既要搞得好,还能实用,而且还得能适应当下人,又何尝容易?当初,鲁迅大佬就曾有名言示下:

“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这才是一个‘文人浩劫’”。

确实,古文选集,若非邃于此道的斫轮高手,必不能办。道理很明显,倘若这些文集的编选者,本身的品味、见识、学养都不足,其编选思想、编选体例、选文理念等等,则必然存有偏差,所呈现出的本子,其实也是难孚人意的。这样的结果,是我们买回来用功一番后,不但古文素养不见长,甚至学了一身腐臭味。

单就我所见,现今市面上那些古文选文,满意的确实绝少。或泥沙俱下,或畸轻畸重,或滥竽充数,看似插书满架,纸新墨浓,其实还浪费钱。省事点,直接买《古文观止》、《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经史百家杂钞》吧,繁体竖排乌压压一片,碰面就是什么“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体兼昼夜,理包清浊”,逼格固然够了,可委实晕头晕脑,能耐性读完三五页的,只怕也得是985高校的中文系博士生。这类选本,选文并非不好,核心弊端在远离现代人,对多数读者都不实用。

但是,就我有限的阅览而言,较为合意的也绝非没有,至少很适合我这等中小学级文化程度的。只是它们往往不够“高大上”,连“中华书局”、“上海古籍”的标配出身都够不上,在同类书中跟无业游民似的尴尬。是以,书都出了好多年了,依然寂寂无闻到基本没人提及,完全属于冷门。

但我这外行,很偏好它们,每次读来只觉得受用,感到有所进益。所以不揣冒昧,将它们推介给诸位看看,借此也可请高明们检验一番。

1,《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选六百篇》,陈延嘉、王存信选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这本书几乎不见有朋友提及。豆瓣网上甚至连给打个分、评论几句的人都没有。征之原因,我想最大的可能,是大家都觉得既然有《昭明文选》有,市面上的中华本与上海本都是随手可得了,何必另起炉灶,多此一举呢?

我个人能理解这种想法,却也觉得还是过分“精英主义”了。比如我这等的,纯属外行,不想装逼,纯粹只是想老老实实学点古文,踏踏实实多习些文章技法,太高端的实在不相适应。比如,现今那几种《文选》,选文都还是一千多年前的人给选的,不止竖排繁体而已,还动辄辞赋,注解又繁杂,价格还高,常常是我视为畏途的。各种都买过,十多年下来,愣是没看过几页。

而这本《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选六百篇》,对一般读者而言,无疑是很好的替代读物。简体横排,所选全为散文,选文精到,注释切实,且有意在《昭明文选》之外,沧海拾珠增补遗漏,予人以切实的益处。

不怕笑话,当代人选编六朝以前的好文章,我所见还真以此本最佳。

2,施蛰存选编《晚明二十家小品》,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

六朝以前古文,动辄载道,毕竟过于僵硬。晚明文章,虽然不免圆滑,却不得不看,以为调试。

想当初,现代白话文运动肇始时,彼时那些大佬,周作人也好,林语堂也罢,都意在为白话文的合理性寻找“传统资源”,另外也想为这新兴文类“补充营养”,几乎都不谋而合地盯上了晚明小品,大谈特谈。

所以民国时期,明清小品选本就极多。以1932年沈启无的《近代散文抄》为开端,阿英的《晚明小品文库》、刘大杰的《明人小品集》、王英的《晚明小品文总集选》等等,纷然问世,如草树纷披,似烟霞散乱,已让人下手为难。就我个人观感,还是觉得得数施蛰存选辑的这部《晚明二十家小品》最妥帖。

施蛰存的眼光、学问,都无需怀疑的。其特殊点在于,他不仅旧学深湛,同时还是新派文人,可谓旧学新知兼收博取。是以,以他的才情、见识,去观照去筛选那些晚明小品,很自然地能不负众望,明眸善睐,灵心善感,更能洞烛幽微,选人不及,所以反倒能后来居上。

《晚明二十家小品》,同题选本,还有名作家阿英(钱杏邨)编选的。其实也还不错,完全可以参照。只是,个人觉得相较下,选文还是略显粗糙,也许这位革命作家彼时实在挺忙的吧。

3,《明清名家小品精华》,安徽文艺出版社,欧明俊主编。

该选本,共选明清115位名家的小品文560篇,厚厚一大本,达到1000页左右,曾害我断断续续翻读了两三年还没读完。

这种文学选本,虽然看似平淡无奇,还是今人所选,可选文委实还是极为精到的,不好小觑。而且,它不只是停在选文上,同时也很重视“知人论世”观念的疏浚,所以行文中,参照了当下许多史学研究成果,去论释选文。

书中每篇作品,均含括原文、注释、评析3大部分。原文都有可靠的版本依据,且多择通行本中的善本;文中的难字、僻词、僻典、地名、官名及典章制度等等,一一作注,省却了读者许多翻检之劳;且评析文章,虽不求面面俱到,对作品思想、内容或艺术的特点,也还是作了既简要又亟需的剖析。

我所见当代明清文选本,目前当以此部最好。

4,《百年文言》,陈永正、徐晋如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这部书,专选刚刚过去20世纪,那些“偏统”文人们,“逆潮流而动”的古文精品。

编选者陈永正与徐晋如两位先生,前者是当今文史名宿,以旧诗、书法、文章、古典文学研究享誉士林;后者徐氏则少壮学人,为人精锐猛烈,为学敢为人先,强强联合,可以说是联袂选出了过去百年最好的古文作品。

作者大抵皆一时名贤,所选文章富于故实。一本在手,可藉以窥见百年风气转移之一端,也可切实为古文写作汲取之参考,又可以作一部百年小史参看,饶富多益,功在当代。

唯一还得吐槽的,是这部书真的偏贵了。554页,竟然定价在158元,我几次想买都没买,只能看看电子版。

以上选本,可说基本囊括了先秦以来,到建国前的古文类好文章。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其中,其实“唐宋文”一块是缺出的。这里面的原因,既是我本人不太喜唐宋文章故,也是因时下唐宋文选本,鄙意也着实难得其选,只好暂付阙如。好在近人高步瀛编选《唐宋文举要》三册,风评一直很好,网上也是铺天盖地,有兴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购置一套。

还需要再说明的两点:其一,当代人选本,即便再好,格于学养等因素,绝对还是难以与古代选本抗衡。所以学有余力,还是当“溯洄从之”,回到本源为好。诸如真有能力者,以《昭明文选》、《骈体文钞》、《古文辞类纂》等选本为楷式,绝对不会有错。

其二,这只是代表我个人极其浅薄的偏好。一如穷乡僻壤的女子,偶入城中,因为自卑,担心被人讥为土气,反倒更着意搔首弄姿,贻笑大方。这是实在话,请大家不要笑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