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告诉我一首经典的现代诗,带赏析

2021年06月01日 08:20:248编辑

周梦蝶(1921年2月10日--),本名周起述,河南淅川人。1948年随青年军渡海至台,从此萍飘蓬转,孤单了大半辈子。1954年加入“蓝星”诗社,1959年于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屋骑楼下,摆设书摊……《十月》是他的成名作。

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
你躺在这里。十字架上漆着
和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

而蒙面人底马蹄声已远了
这个专以盗梦为活的神窃
他底脸是永远没有皱纹的

风尘和忧郁磨折我底眉发
我猛叩着额角。想着
这是十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空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怀鹰点评》: 周梦蝶的《十月》,从象征意义上来看,是写秋末冬初的一种心情,那正是万物萧条,大地进入“冬藏”的时候,显示秋天已经“死亡”了,人的肉体和思想情怀也在此时进入“冬眠”期。然而,季节有四时之分,循环不息,而人的[url=javascript:;]生命[/url]却已无季节往返之可能。

全诗都在谈这个“死亡”的现象,但又不直接触及死亡的本质和本体、过程,而取其模糊的象征意味,突显死亡在永恒和虚空之中的定位。

“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
你躺在这里。十字架上漆着
和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

第一行诗句,[url=javascript:;]诗人[/url]直接点题,就像虚空之中突然显现的影像,之前该有些什么东西,引起诗人的感慨,他才会发出“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的感慨。肯定而真实是不容置辩的,是一种已确定的真实,但那究竟是什么呢?

“你躺在这里”,死亡的真实是因为“死者”躺在这里。台湾著名诗人兼评论家罗青说:“这是一倒装句,原句应为'你躺在这里/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把“你躺在这里”放在开头第一行,未尝不可,但读来索然无味,后继的诗句就成了很“自然”的铺排,产生不了那种突如其来的力度。

诗中的“你”语意广泛,可以泛指一切人或一切事,甚至可以隐喻季节、时间等,可随读者的想象而变化。当然,若从全诗来看,这个“你”指的是人,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诗人,一是指诗人之外的他人。

紧接着,诗人勾画出一幅墓地的景象,十字架象征死亡和墓地,你静静的躺在这里,墓地上的十字架漆着“像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这行诗点出了时间,是在一个凄清的夜晚,月亮白惨惨的,照在十字架上,就像给十字架漆上白光,然而。这月色“和相思一般的苍白”,相思不只是指情人之间的思念,如今“你已躺在这里了”,即有相思,也像月色一般的苍白,这思念何其沉重,叫人难以消受。

首三行诗写出了墓地的环境氛围,借用十字架和苍白的月色,突显令人伤怀的场景和梦一样迷离的意象。

我们不禁要问,这个“你”因何死亡,诗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写一个人的死亡,这死亡该带有特殊的意味。它也许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死亡。

“而蒙面人底马蹄声已远了”

在如此凄清的墓地上,突然跳出了一个“蒙面人”,且骑着马远去了。

你会不会觉得很突兀呢?

墓地何来的马蹄声?而骑马的是个“蒙面人”,为什么要蒙面?尤其是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的场景,是怕被人认出真面目来吗?

可见这蒙面的骑士和马蹄声是诗人的幻觉或想象,意象处理有点奇特,但如果与墓地这个特殊的环境结合起来看,这该是“死神”的化身。诗人用模糊的形象和恍惚的声音来衬托“死神”,把死亡的触觉写得凄凉而美。

“这个专以盗梦为活的神窃
他底脸是永远没有皱纹的”

原来,这个“蒙面人”是个“专以盗梦为活的神窃”,人活着才有梦,死了也就梦灭了,死神的脸是永远没有皱纹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死神冷酷无常,是不为生者或死者动容;他底脸永远是冷冰冰,没有任何的表情,故看不到“皱纹”。

这三行诗是诗人在墓地里闪入脑际的一种深沉的构想和感慨。

“风尘和忧郁磨折我底眉发”

诗人从虚幻的想象中回到现实,审视着自己的过去,那是一段披着风尘和忧郁的[url=javascript:;]岁月[/url]。诗人从小从军,走遍大江南北,风尘仆仆,而约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忧郁的心境中渡过。

“我猛叩着额角。想着”

这一句又是倒装句,猛叩额角的动作,含有悔恨、怨怼之意。

“这是十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虽然是后悔,但诗人不想,现在的秋暮时分,虽然已接近“冬藏”(死亡),但过去我也有过“美好”的岁月,这些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我这一生该是没有什么遗憾。

“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

吊唁,是指前来探丧的礼仪,这是诗人的自况,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死亡的不只是肉体,甚至是精神[url=javascript:;]世界[/url]的崩亡,前来吊唁的不是蝶,而是蝶梦,这虚无缥缈的蝶梦,令诗人的梦也冷了,即使它(蝶梦)夜夜来吊唁。这里头说的是一种万念俱灰的情绪。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空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这最后的一段是个对比,既把前面所写的关于死者和生者,过去和现在做一个对照。虚空是什么呢?虚空是空无一物,意即已成为“[url=javascript:;]历史[/url]”的人或过往,对现在时来说,是已无存在之可能。但诗人却说:至少你还有虚空留存。虚空怎么能“留存”呢?诗人用的是反语,不存在的东西即是永恒;“你还有虚空留存”,死亡对你而言,即是虚空,也是永恒,你所“留存”的是那个永恒的虚空,你的死亡也是不可变更。它甚至可以扩大到整个[url=javascript:;]宇宙[/url]层面去,所以当你说:“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你便拥有了整个宇宙的真理,你的死亡变成一种超越肉体的永恒的精神本质。世间一切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其实都是很表象的东西,这些都不会“留存”。“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铁打的笑是不轻易改变,而且没有表情,硬梆梆,给人一种极其沉重而悲穆的感觉;反过来说,我们的笑应该是真诚而慈悲,眼泪也一样,笑和眼泪都是内心的语言,给这无望的世界带来一丝温暖。这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