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旷怡亭口占》
流转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临皆旷士,丧乱有遗经。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
【诗临其境(介绍写作背景或写作故事,若没有则略)】
马一浮以书法和学术闻名于世,是书法泰斗、国学大师,也以诗人名世。
诗人这首诗,于乱世之中,心系文化传承,已识天地之不仁,犹怜人间草木众生。这是一种大慈悲、大智慧,让人想起同一时代的高僧弘一法师临逝前写下的“悲欣交集”四字。
世事兜兜转转,今夕何夕,幸好山河间,还有此亭。
古来多少旷士曾登临,世间离乱,昔人已去,作品长留存。
我见识过天地辽阔、斗转星移,却也怜惜脚下这卑微的草木,青青可喜。
就像那天空中的飞鸟呀,鸟去无痕,然而那飞翔的幻影,何曾不值得珍惜。
【一句钟情】(解读这一句最打动人的地方,简短)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句诗,既深邃,又温柔。
深邃是诗人站在天地之巅、时间长河上,看世间古往今来、沧海桑田、人事代谢、生命荣枯。
温柔则是诗人的低下眉眼,与草木问候,与人间细语,好像在说:今春雨水如何?大人可得安生,小儿是否夜啼……
在这里,乾坤和草木形成强烈对比。
乾坤是天地,是宇宙,何其大、何其远;草木是大自然里最卑微、最无声的存在,何其小、何其近。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运行,无视世间万物,这是无情;草木枯了又荣,随风展叶,润雨呈绿,这是有情。
“草木”,何尝又不是在说这人世间的芸芸众生!
【诗之感悟】
人性的特点是:居高者,容易忘下;老盯着远方的人,容易忽略近处的风景。
晋朝有个白痴皇帝司马衷。有一年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吃完了树皮——只能活活饿死。
消息被汇报到宫里,晋惠帝听了,很困惑地问道: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晋惠帝这一问,被当成千古笑话。世人都笑他智商不高,但这何尝不也是身居高位者的通病:只见肉糜,哪里晓得百姓的饥苦?只知天地之力,却从不曾蹲下来看一眼草木峥嵘!
生活中,也有一种人,整日见他高谈世界大事、全球经济、外星文明,视天下为己任,忧心全人类,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也有一些人,热衷于追星,对偶像的生活点滴都了如指掌,为偶像在戏中的角色欢喜、伤心,却把家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从不关心……
这样的人,是不是应该好好体会这句诗呢?
读懂“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认真生活,志向可高入云霄,处事当匍匐大地。
【无障碍阅读】
旷怡亭,位于四川乐山乌尤寺内,抗战期间,作者曾于此居住办学。
旷士,胸襟开阔之士。
遗经,流传下来的古代典籍。
【作家故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又被誉为“一代儒宗”,周恩来称他是“当代中国唯一的理学家”。
【佳句背囊】
北宋词人晏殊也有两句话,把“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个道理说得极美: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