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中国宋代的经典诗词你知道哪些?

2021年11月04日 20:56:3111编辑

苏轼在杭州任地方官时,结识了不少有很高学识修养的高僧。其中有一位杭州馒头山上梵天寺的僧人守诠,就是苏轼的众多僧人朋友之一。

守诠是个怪人,经常衣不蔽体,身上经常臭哄哄的,让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掩鼻而逃。而且他行为癫狂,经常半夜三更狂叫不已,有时又自言自语似与人谈笑,所以人们称他为“ 癫子和尚”。但这“癫子和尚”却是个锦心绣口的人,因此苏轼与他非常友善。

一次,守诠云游归来,在寺门前壁上大书一首诗: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履。唯闻犬吠声,又入青梦去。

诗直白朴素,写景抒情精当。这也正是苏轼最喜欢的风格。

第二天苏轼听说守诠云游归来了便来探访,看到寺前的诗后,便在后面和诗一

首:

梵天寺

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首先写了自己对朋友的挂念:只听到了寺中钟声响,却看不到云雾缭绕中的寺。(

也不知道你回来了没有?)后四句写诗人想象中守诠回来时的情景:守诠脚上的草鞋被露水沾湿了,寺内外一片夜深人静的安静,只有天上的月亮,默默地关照着归人的来往。

特别喜欢苏轼诗词的清朗淡定,以寻常词语蕴含隽远情感和意境的风格。这首在苏轼的作品里并不起眼的小诗,仍散发出让人沉醉的苏轼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