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杨慎荷花诗赏析?
杨慎的《临江仙·荷叶罗裙一色秋》描写了荷叶凋零之后的荷花花瓣在河面上漂浮,形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此诗意境深邃,用词简练,结构协调,气势恢宏,既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万物皆有生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杨慎深刻的哲学见解和美学理念。
另外,杨慎还在《秋舞斋笔记·荷花》中对荷花的形态、色彩和香气等做出了精细的描绘,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和神秘。其中“独一丽句,曰:红日初出洞口开,紫霞低锁南岩老;阴娥应似陶渊女,遥指花心共醉人”这一句,更是把荷花与传说中的陶渊明的女儿比喻,表现出杨慎对荷花的崇敬之情和诗人的文学造诣。
敦煌乐古诗词杨慎译文?
敦煌乐
杨慎〔明代〕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汉使牧羊旌节,阏氐上马琵琶。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译文:边塞的号角吹奏着《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连接着秦地的晚霞。北方边塞西风烈烈,大雁高飞,黄昏时节,黄沙漫天,皂雕盘旋飞翔。汉使苏武拄着大汉使节的旌节在牧羊,王昭君在马背上弹奏着一曲曲琵琶。想来他们在梦中应该回到了汉家宫殿,只怕是醒来后只能泪洒天涯。
杨慎的慎读音?
1、汉语拼音:shèn
2、慎的部首:忄
3、部外笔画:10
4、笔画总数:13
5、小心,当心:谨~。不~。~重(zhòng )。~言。~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
杨慎是著名词人,他的临江仙被改编成为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
杨慎的母亲?
黄氏,云南督学眉山黄明善之女,封夫人。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的评价?
杨慎是正德六年的状元及第,曾任翰林院修撰,后因“大礼议”受廷杖而被贬,终老于永昌卫,72岁逝世,追赠光禄寺少卿,谥号“文宪”。杨慎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
杨慎的诗词?
1、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细思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杨慎的父亲?
明朝诗人杨慎的父亲是杨廷和。
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杨慎,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马碧鸡老兵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夫人?
黄娥,代表作《寄外》
黄娥(原作“峨”,后亦作“娥”),字秀眉,明代著名女文学家,明四川遂宁县(今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人。杨慎的妻子,世称黄安人、黄夫人。父亲黄珂官至尚书,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
正德十四年(1519)与杨慎结婚不久,慎谪守云南,长达30年之久,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县,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又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五卷,又有《杨夫人乐府》,但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
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誉。黄娥与杨慎的结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段著名的佳话,他们夫妻二人的诗词成就都很卓著,在明代自成一家。
杨慎过秦论?
杨慎是明代词作家。过秦论是汉代贾谊所写。是论述秦朝政治的得失政论文章。杨慎明朝时候,得罪朱家,贬官南下,过长江这下不朽之词《临江仙》贾谊建议汉文帝削藩,时机不到,被文帝礼送长沙梁王处!《过秦论》就是贾谊的不朽作品!
杨慎故居?
杨升庵祠
杨升庵祠为明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杨慎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 市新都区,距成都市区 16 公里。历经明、清及近、现代修建,杨升庵 祠及其所在桂湖现有楼台亭阁等古迹 20 余处,基本保存了清道光十九 年的建筑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