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旧体诗和新体诗有什么区别,旧体诗有那些要求

2021年09月06日 21:37:298编辑

一、区别

1、概念不同

旧体诗的概念:

在现代,旧体诗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与现代的新诗相区别,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新诗出现以前,自《诗经》以来的辞赋、古风、律绝、词曲等,与“古典诗歌”的意思相近。二是指新诗诞生后,现代人用古典诗歌形式创作的主要表现现代人生活和情感的诗歌作品。50~60年代,各界人士也多有写作旧体诗词的。

新体诗的概念: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其代表诗人是谢朓。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为当时的诗坛注入了新的气息,树立了新的美学风范。

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经验,也为后来律诗的成熟及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新体诗是由古诗到律诗的过渡形态。新体诗的代表作家是谢朓、沈约。

2、特征不同

新体诗的特征:

第一,讲求声律,用韵已相当考究,其主要表现为押平声韵者居多,押本韵很严,至于通于通韵,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诗的篇幅已大大缩短,句式渐趋于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讲求写作技巧,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已大量出现,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诗中。

第四,革除了刘宋时元嘉体诗痴重板滞的风气,追求流转圆美和通俗易懂的诗风。

第五,讲求诗首尾的完整性,讲求构思的巧妙,追求诗的意境,写景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

旧体诗的特征:

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但形式相同的有新思想的诗是新诗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目前,旧体诗创作中,有一部分在格律上严格遵循古典诗歌原来的要求,有些则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格律。尽管新诗已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但旧体诗的创作没有中断,旧体诗创作者在探索以这种体式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做了不少尝试。

3、风格不同

新体诗与旧体诗相比起来,新体诗更自由,运用了白话文,打破了格律的束缚,不押韵,不用标点。

二、旧体诗的要求

旧体诗的格律十分严谨,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要素:

1、诗的韵格:

韵是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条件,是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古体诗、近体诗,都要求押韵,没有韵就不能成为诗,可以说这是诗区别于其它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志。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更多的字,配置于诗的一定位置(每联的对句即双句句尾),使之产生一种同声效应,声音回环之美。押韵的目的,是利用韵增加诗的和谐和美感,使人读之顺口,听之悦耳,记之容易。

2、诗的声律:

旧体诗,特别是近体词,十分注重平仄的粘对,声韵的协调。诗的格律主要就是平仄的格式和规律。

3、诗的对仗 

诗文词句的对偶,叫做对仗。其基本特点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使之象古代的仪仗队,两两相对,故名对仗。

讲究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循的格律之一,是中国诗歌区别于西方诗歌的显著特征,它可以使句法转换而不雷同,避免了单调平板,增加了诗的韵味,富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扩展资料:

新体诗主要流派:

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蕙的风》,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陈梦家、闻一多、林徽因等。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他们坚持“纯诗”的概念,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重视诗的思维、情绪,但并不注重诗的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

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卓《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他们努力融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追求诗歌的现实性、象征性和哲理性,注重诗人内心的感受。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代表作品:陈敬容《珠和觅珠人》,穆旦《赞美》等。

现实浪漫派——这个命名有些牵强,也许源出于毛老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写作原则。从建国后到七十年代末期,遵循的是一条专制文学道路,即所谓的遵命文学或革命文学。在近三十年的历史跨度里,诗歌的调式惊人的统一。

代表诗人有郭小川、闻捷、贺敬之、张志民、田间、李瑛、李季、严辰等。代表作品: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李瑛《酒肆》《鲁迅》,闻捷《苹果树下》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等。

此外,民主革命时期诗歌流派或诗群还有早期写实派(冯至、冰心、刘半农、胡适等)、早期浪漫派(郭沫若、田汉等)、中国诗歌会(芦荻、王亚平、蒲风等)、晋察冀诗派(田间、陈辉等)等,这些流派影响不是很大,或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诗学主张。

如果现在说“旧体诗”和“新体诗”,多是指“旧体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和“自由体”,看题主的口气,应该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平时读的旧体诗中,一般每句的字数是一样的,即三言诗是每句三字,四言诗是每句四字……我们平时多见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都须押韵,但近体诗在平仄搭配方面更为讲究,有专门的规则,古体诗基本也就是押韵即可。我们平时学到的旧体诗多是近体诗,太多,以至不好举例,如所有的律诗都是,但优秀的古体诗也是很不少的,如李白的《将进酒》等长诗(这类的不等长句古诗都是古体),等长句的古体诗,如孟郊的《游子吟》、《登科后》,李绅的《悯农》,杜甫的《望岳》(这首形似五律其实不是)、崔颢的《黄鹤楼》(这首形似七律其实不是)等。自由体,也就是现代体诗,每句字数、是否押韵皆无硬性要求,可说没有硬性规则,关键看内容是否有诗意。按说两类诗没有高下之说,都能写出精彩的诗句。但目前的现实中,新体诗似有堕落之势。刚刚拜读了所谓的梨花体、羊羔体等,感觉也没什么出奇的,现在的新体诗(自由诗)的主流似乎本来也就这样,说白真白,说玄真玄。还是读旧体诗吧,感觉现在还是旧体诗更好懂,也更实在。旧体诗不等于是古诗,当代喜欢作旧体诗的大有人在,包括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