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没有写过。
读过书,没成才。
只知李白《赠汪伦》
师友晚上好[祈祷][玫瑰][玫瑰][玫瑰]
请问您认为古往今来,谁写的诗词最好?为什么?
有人说文无第一,那为什么分状元榜眼探花?几千年来,诗词如长江水一浪高过一浪,到新中国成立后,至毛主席逝世,诗词达到新的高度。若硬要分一二,难调众人心,但毛主席的诗词确实是一座大山,谁能攀越?只能这么说,前有诗仙,诗圣诗魔,诗鬼,封号都快完了,我想,毛主席最起码是诗帝,不知这么说对不对?
如何写好一首诗歌?
如何写好一首诗,看是简单的问题,其实最难回答。中国是一个诗词大国,但从古至今,能写好诗的人很少做如何写诗的说教,而专事诗话和词话的大家,似乎又难见好诗传世。这个现象显而易见,至少说明写好一首诗,是很难用理论去指导的……
我到是愿意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给学习写诗的初学者,一点帮助。
写诗,意境为第一,这是我的坚持。为何要有这个坚持呢,这就要知道诗歌的形式美是不断变化的,代代都有不同;而诗歌的内在美~我称之为意境的东西,却始终固执地贴合着人类的基本情感,并被人们的主流审美标准所决定。所以意境是诗歌的灵魂,不管诗歌的表现形态如何变迁,其内在需要具备的品质都是相对恒定的。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写诗是否押韵,是否采用格律体,就不应该成为第一考虑因素,也最好不要拘泥于此,止步不前。
每一首诗要有明确的意象,不能有意象矛盾的情况发生。比如写竹,一旦写出“自虚其心真君子,生死有节大丈夫”这样庄重的诗句,就不能又写“腹内空空枉自高,一生难得一次花”这样调侃的语句。
意象的选取要为人们所常见,比如山水,比如花木,比如日月,比如季节,比如爱恨,比如情仇,比如虚实等……尽管可以由实到虚,但必须要有人们的常识所能理解的存在形态,不能自己臆造不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的意象强迫读者接受。目前被广为诟病的一些诗词,作者写就作品后送达读者,读者却一头雾水,不知作者表达的什么意思,其内在的原因正在于诗歌的意象不明甚至欠缺。
意境要超越文字的局限,要表达内心的情感,而不是一味的把本来深刻的思想肤浅化,口水化。比如我们写作一首怀念去世母亲的诗歌,有的作者用了很多的笔墨去写母亲为她做过的奉献,这当然也是很感人的,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里,诗歌就是肤浅的,原因在于他在表现自己失去母亲的内心的悲痛方面,表现得无能为力……这不好,写诗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攻关,就是要炼意,直到表达出自己的悲痛,感染到读者,方为成功……我在母亲去世后,也写过一首怀念母亲的诗歌,在作了必备的铺垫以后,我在诗歌里发出悲痛的天问:
没有妈妈
怎么才能够
回到家里
没有妈妈
怎么才能做
幸福的人
诗歌有此二问,作者内心的悲痛,以及对母亲至高的评价,已经无需多言。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恋人之间,情在而身分的情况非常多见,怎么表达那种偶然相遇,四目相对的内心波澜呢?我在我的《相遇》一首短诗里面是这样形容的:
我躲避着你的目光
用心去接受你的凝望
你依然给我的微笑
风干着你眼睫的泪珠
我们的甜蜜
是河水对卵石
清澈而细致的滋润
物语人间
你在身边
让我心里
是装着花儿满满幽香的
空空的提篮
在诗里,我用装着花儿满满幽香的空空的提篮,这样一个经过高度提炼的意象,去表达着一个故人在心却不能牵手的意境,很有陆游偶遇唐婉的内心情结在,是很美的。读者很容易被诗里的美和浓烈的凄婉气息所打动。
除了意境,诗歌应该有比较像样的外在形态。目前很多诗词大家,在作品里分行随便,段落不清,读者要找到朗读的音节和顿挫都比较困难。这不好,这是我比较有看法的一件事。在我看来,新诗内在的韵律感是应该具备的,诗歌应该给朗读者提供一个明确的朗读格式。
一旦具备初步的技巧,我们一定要坚持一个方向,就是要用最简单和最朴素的语言,去表达最复杂最动人的感情。这样写出来的诗,就有很强的字外的东西,让读者反复去感受诗里的大千世界。千万不要搞反了,一旦用最华丽和最生僻的词汇去表达很空洞的思维,这样的诗,无论它怎么伪装,都逃脱不了被人们无视的命运……
总结一下以上的经验,一首好诗大约是要具备:1、意象明确,单纯,统一,2、意境深邃,新颖,经过高度提炼,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3、诗歌语言规范简明,生动有趣,具备诗歌的内在韵律感,可朗读且朗读有美感,4、作为初学者的一个兜底条款,我还有一个建议,诗歌写好后,应该有完整统一的内在逻辑,哪怕只是短诗,都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作者可以用能否翻译成散文来进行检验,如果作者自己都不能顺利翻译出作品的诗意,读者就会很难明了诗的意义。
以上浅见,纯粹是个人写作实践中的心得,不作为理论,不具备普适性,不当之处,望广大读者和方家大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