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八下语文出题频率高的古诗文?

2024年08月22日 14:07:501

八下语文出题频率高的古诗文?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辛弃疾为什么叫辛弃疾?

辛弃疾名字的由来: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希望他成为大将之才,很崇拜西汉的名将霍去病,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辛弃疾典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上片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字仲谋)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业;

另一个是用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贫,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当上东晋将领,并亲自率兵北伐,最终推翻了东晋王朝而自立为帝.

词的下片,也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为其年号)事,他想学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误听王玄谟之言,派王玄谟率兵草率北伐,结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得狼狈不堪;

另一个是用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的故实,他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赵王以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

辛弃疾在此词中运用这些典故,恰到好处,有助于词人怀古伤今,表现其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与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辛弃疾评价?

1 后人对辛弃疾的评价是,他是一位伟大的词人和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他的词风豪放旷达,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此外,他还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

辛弃疾散文?

辛弃疾没有散文存世。

辛弃疾除去诗词方面的成就之外,辛弃疾的文笔势磅礴,充满豪情,颇为值得称道。辛弃疾的文,据邓广铭所辑,计17篇其中除几篇启札和祭文外,多为奏疏。辛弃疾其文,犹如其人,世充满着虎虎生气。所谓“笔势浩落,智略辐湊,有权书衡论之风”,正体现了辛文的特色。后人视他为南宋时期政论文的大手笔,只是为词名所掩,不为人熟知。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真身?

首先,辛弃疾可以说是人中豪杰,是文人中武力指数最高的几个。

年仅21岁,辛弃疾就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反抗金朝统治。第二年,辛弃疾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

底下将士人心惶惶之际,辛弃疾站了出来,高呼道“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他竟直接带领着50名勇士,直冲对方万人的大营。当时张安国正在金营与金将酣饮,辛弃疾直接闯入,在一片混战中生擒了张安国。随后,辛弃疾押解着张安国,快马加鞭,一路闯关南下,抵达当时的南宋杭州。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可谓在都城响起一声惊雷,时人评价“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

其次,辛弃疾还是个“酷吏”,杀人如麻,却执政有方。

茶商起义时,他派人前去劝降了起义军,却随即将头目押解到江州处死,其余的义军八百余人在一天之内全被杀掉,一人都没有留下。

江西发生严重的旱灾,粮食歉收,物价飞涨。辛弃疾到了这里,只在大街小巷贴出八个字的告示:“闭粜者配,强籴者斩”。这种铁血政策下,南昌的物价顿时稳定下来。辛弃疾还对处于饥荒之中的信州人民伸出了友谊之手,把所买十分之三的粮食拨给了信州。大灾过后论功行赏,辛弃疾由宣教郎提升为奉议郎。

而当时福建治安状况不好,经常有海盗出没,辛弃疾到福建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牢房的囚犯全部杀掉了。他认为福州是强盗的老巢,盛产刁民,怀柔安抚无济于事,只能严刑峻法才能治理。这种政策很快有了起效,福建瞬间一片升平。

辛弃疾年号?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宋史·辛弃疾传》

“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绍兴三十二年是1162年,而辛弃疾出生于1140年,这一年的他刚好22、23岁左右,奉表归宋,高宗召见。

乌衣巷辛弃疾?

乌衣巷和辛弃疾没有关系,是刘禹锡的作品。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夜雨辛弃疾?

见辛弃疾的《卜算子·夜雨醉瓜庐》,全文如下:

夜雨醉瓜庐,春水行秧马。点检田间快活人,未有如翁者。秃尽兔豪锥,磨透铜台瓦。谁伴扬雄作解嘲,乌有先生也。

注释:

“夜雨”两句:谓老农夜醉瓜棚,春雨插秧。瓜庐:看瓜用的小草棚。秧马:一种简单的木制插秧农具。苏轼《秧马歌序》:“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

点检:计算。翁:指田间老农。“扫秃”两句:毛笔写秃了,砚台磨穿了,极言辛勤的笔耕生涯。兔毫锥:王隐《笔铭》:“岂其作笔,必兔之毫。”兔毛做成的笔。铜台瓦:铜雀台瓦做成的砚台。曹操曾于邺城筑铜雀台,后来当地人掘瓦为砚,“贮水数日不渗”(见《文房四谱》)。

“谁伴”两句:言无人伴扬雄作《解嘲》,极言寂寞孤独。扬雄:西汉著名赋家。晚年埋首研究哲学、语言文字学,因不附时贵作《太玄》而淡泊自守。有人嘲其著书无用,乃作《解嘲》以辨驳。《解嘲》用主客问答式,文中之“客”为虚拟人物。乌有先生:见前《水调歌头》。

辛弃疾暗香?

《青玉案元夕》,作者为古代诗人辛弃疾,其内容如下: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