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读赤壁赋有感800字?

2024年08月11日 08:13:301

中国古代的文人中,有很多令我景仰不已的人物,但其中只有两个人是我心目中能称之为仙的,一个是诗仙李白,另一个就是古人才子的典型代表----苏轼。

而他的《赤壁赋》,这篇我最喜欢的散文,可称得上古文中的经典。

赤壁,本来不是古战场所在地。

自然雄浑的山势,奔腾咆哮的江水,在秋江月明之夜,显得分外安详。

这种动静相兼的自然景观,构成了赤壁秋夜特有的韵味。

苏轼面对客人的洞箫,无言以对,禁不住灵魂的黯然,无奈之中,只说了一句,“何为其然也”。

想借此,掩饰住自己外在的沉默与内在的喧腾。

而客人的回答,却又加深了这种沉默的态势:一世枭雄曹操,当年挥戈赤壁,那气象,那阵容,那不可一世的辉煌,而今安在?或许,任何丰功伟绩,在时间面前,都微不足道。

任何生命,在时间面前,都绝对无依。

任何人,无论伟大,无论渺小,在时间的追赶下,最终走向虚无。

与其在尘世苦苦挣扎,抛却人性与生命,为那虚幻不存的东西,不惜扼杀,摧毁,甚至葬身荒野,远不如渔樵江渚。

侣鱼虾,友麋鹿,驾扁舟,举匏尊,寄蜉蝣,渺沧海,如果有可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这当然仅仅是想象。

事实上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就导致了人的困惑性,生命的内在价值究竟何在。

所以,在生命的自我走向里,任何得意都有失意,任何失意,当然也可能有得意,但人生更多的时候,是无奈。

无奈之际,我们除了把情绪或者情感自我转向以外,还有什么呢?当年徐文长在政治上失意之后,情感扭转遇到误区,不得不对自己下手,对自己下手不成功之后,又不得不把这种自戕的心理转到对艺术的顽强追思,正是因为这种追思,我们今天的书画苑囿里,才有了一朵潇洒飘逸的不死之花。

苏轼在此,借客人之口,表达出自己的基本人生态度。

仕途不顺,不如求归。

归隐,是失败文人们的崇高妄想。

当年陶渊明在政治上误入歧途之后,很快矫正自己的心理视角,赶紧回家,过上真正苦闷的幸福生活:物质与精神的悍然决斗,使得老陶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更加自我完善,咬牙切齿地走向不归的远方。

苏轼在此,不得不再一次展现自我的基本情愫:在这逃亡的路上,真的有自我的尽头吗?苏轼内心没底。

内心没底的苏轼又不得不再次面对。

这是一种矛盾,自我与他我的矛盾。

怎样才能解决这种矛盾呢?这又回归到了宗教。

宗教,在苏轼的生命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宗教总是在苏轼无助的时候,从幕后走了出来,充当了精神教父。

在苏轼对客人的回答中,几乎都是宗教伦理的翻版,这其中,有佛教,也有道教。

苏轼在这种自我解嘲的辩论中,展现出苏轼对生命二元的理解,也表达出苏轼对生命本我的尊重与正视:水,逝者如斯,却未尝往;月,盈虚如彼,却卒莫消长。

从变者而观,天地不能一瞬;从不变而观,物我都将无穷。

于此,无论英雄豪杰,无论山村野夫,都没有必要去羡慕什么,只要按照自我的生命轨迹走下去就是。

再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正如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物我共有,又何必去杞人忧天?面对如此良辰美景,不好好享受生命的快乐,反而去忧心忡忡,于情于理,能说得过去吗? 这一段回答,明确表达了苏轼的自我生态观:生命无论走向哪里,也无论富贵贫穷,都不值得高兴或者悲哀。

生命有限,主要是过程,而不是结局,作为我们自己,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的灵魂。

正如伊壁鸠鲁所说,幸福的生活,就是快乐和健康,灵魂没有困扰。

因此,无论生命走向如何,有酒就喝,困来就睡,该来则来,该去则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曾经有人问一得道高僧,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那老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眠。

我们纵观苏轼的一生,旷达是主体,苦难是客体,欢乐是媒体,在黑夜里追寻自我是绝缘体。

苏轼在此的答复,实际上是以乐写哀,只是我们今天阅读的时候,已经很难体会当事者的苍茫。

苏轼的内心理所当然在煎熬中:今天如此,明天呢?如果没有明天,那是例外。

这当然是潜台词。

纵观苏轼的这篇赋,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叙事走向在文本中是弱化的,情绪转换是显性的。

通篇的情感暗示都控制在弱化的叙事当中。

但弱化并不等于没有,叙事脉络的清晰走向,也可以理解成是情感的支线:白天——月夜——白天(早晨);叙事经过:游赤壁——从流飘荡——主客对话——主客把盏——主客酣睡;情绪转换:喜悦(物我一体)——悲伤(物我各异)——喜悦(物我又一体)。

如此的转换,我们不多不少有些明白,苏轼此为的基本目的不外乎是:任何外在的叙事,都是为内在的情感张本。

任何生命,无论伟大,渺小,健康,残缺,都是时间女神的馈赠。

对此,我们没有必要隔离自我,也没有必要背叛自我,更没有必要相互背叛,我们只能珍惜,如岁月珍惜黑暗,如生命珍惜死亡。

这其中,对生命个体,对生命种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表达自己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