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黄鹤楼》这首诗有什么意境?

2021年08月25日 06:20:09141编辑

谢悟空的邀请,崔颖写的这首黄鹤楼很有意境,登黄鹤楼这首诗,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作者的无限感慨之情,诗中所表达了登黄鹤楼的感处,登黄鹤楼临江眺望,举目望去长江之水涛涛奔流不息,过往的船客驶向远方,望着山恋叠嶂连绵,不知黄鹤飞向天际,深感愁绪,前四句写登黄鹤楼观感,后四句引发对黄鹤楼一去不复返的描述,全诗表达了作者感慨万千,引发乡思之情,整诗写的淋漓尽致,抒发了作者无限感慨与悲伤之情!

唐,崔颖一首黄鹤楼诗

昔人己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长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写黄鹤楼的诗词你知道多少呢?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 :“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朮。

蹇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题黄鹤楼石照》吕岩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 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黄鹤楼》陆游   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题黄鹤楼》江万里   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檐楹 自是留真境,几席何妨得老仙。

云护山光秋驻马,日笼江影书停船。

良工改写归图画,俯仰令人一慨然。   

《黄鹤楼》罗与之    翚 飞栋宇据城端,车马尘中得异观。

双眼莫供淮地阔,一江不尽蜀波寒。

老仙横笛月亭午,骚客怀乡日欲残。

独抚遗踪增慨慕,徘徊不忍不层栏。   

《登黄鹤楼》刘鉴   西风吹我登黄鹤,白云半在阑干角。

题诗不见旧时人,惟见青山俯城郭。

萋萋芳草鹦鹉洲,江水滚滚来无休。

岁月俯仰成春秋,古人今人无限愁。  

 

《黄鹤楼》 贺铸   登真者谁子,昔有费公 禕 。   

白日玉书下,青天驾鹤飞。   

此地少留憩,神标怅依依。   

振 裾 谢尘浊,与尔方远违。   

层楼宠陈迹,江山长四围。   

登临美商素,雨气薄西晖。   

水落州觜嫩,风豪帆背肥。   

飘然起遐想,琳馆閟 岩扉。   

明月识悠阔,白云疑是非。   

金桃未遽熟, 薤露虞先曦 。   

高树两华表,长招羽驾归。   

灵瓢五色剂,定与遗民挥。   

自顾乏仙质,延生犹可希。   

刀圭傥不吝,如饱首阳饥。   

《重题黄鹤楼》 柴望   自从崔颢题诗后,更有何人吊祢衡。

芳草不知鹦鹉恨,晴天惟见汉阳城。

楼头月落酒方醒,岸口风高雁正鸣。

五百年前黄鹤去, 閒寻鸥鹭订诗盟。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