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文化的手抄报内容?
题目:
难报三春晖
第一框:爱洒心间: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肖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第二框: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上扬辅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便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第三框:古代孝子:(这个可以上网搜)
第四框:关于孝敬的名言:(这个可以上网搜)
图画可以花一些给父母洗脚之类的画
关于文化的古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古诗。答:
1、王安石的《元日》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写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3、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描写中秋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的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孝道文化的意义?
“孝”的意义: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做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在中华文明史中,孝文化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坚、世代传承。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
中华孝道古诗?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关于鱼文化的古诗?
1、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浣溪沙》 (唐)杜甫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曲》 [晋]乐府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 杜甫
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渔歌子》 (唐)张志和
5、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观游鱼》 (唐)白居易
6、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长安秋望》 赵嘏
7、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 白居易
8、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枯鱼过河泣》 汉无名氏
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10、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涧中鱼》 (唐)白居易
关于汉字文化的古诗?
、《七绝·汉字》: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语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
2、《赞汉字》:零星可比炽日华, 字若珠玑句无瑕。抛珠盾玉揽温煦,诗意娓娓仁韵达。
3、《横平竖直》:横平竖直显功力, 一字多义添神秘。奥妙皆在“六书”中, 浩繁体现“形音义”。
关于黄帝文化的古诗?
黄帝赞
〔三国〕曹植
少典之子,神明圣咨。
土德承火,赤帝是灭。
服牛乘马,衣裳是制。
氏云名官,功冠五列。
(见清乾隆四十一年间《新郑县志·艺文志》,又见刘文学《黄帝故里文献录》)
黄帝赞
〔晋〕曹毗
轩辕应元期,功能总百神。
体炼百灵妙,气含云露津。
掺石曾城岫,铸鼎荆山滨。
豁焉天扉辟,飘然跨腾鳞。
仪辔洒长风,褰裳蹑紫宸。
【说明】
曹毗,字辅佐,晋时豫州谯人。生卒年不详,晋元帝建武初元时在世。少好文籍,善为辞赋。历官郎中、太常傅士、下邳太守、光禄勋等,有文集15卷行世。
本诗选自唐徐坚辑《初学记》第9卷。
(见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徐育民主编《炎黄汇典·诗歌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又见刘文学《黄帝故里文献录》)
黄帝赞
〔晋〕挚虞
黄帝在位,实号轩辕。
车以行陆,舟以济川。
弧矢之利,弭难消患。
垂衣而治,万国义安。
【说明】
本诗见于于右任《黄帝功德记》。
(见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徐育民主编《炎黄汇典·诗歌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又见刘文学《黄帝故里文献录》)
关于清廉文化的古诗?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这些诗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清廉、正义的推崇和追求,以及对官员道德操守的严格要求。
关于香文化的古诗?
香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历来被人们视为一种能够净化心灵、祛除秽气的神圣力量。以下是一些关于香文化的古诗:
1.《题香庵》(宋·陆游)
香自寻常出世间,给僧斋阁与尘关。
情悬黄叶老环缕,味熏青竹小庭闲。
五色烟中忧国泪,一炉心外咒魔颜。
祇今买得山门路,更不须凭白鹤间。
2.《赏香》(唐·白居易)
交趾何人种香花,檐沟烟雾山田斜。
黑龙江上有禅客,晚日孤舟到香家。
3.《棠梨煎酒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香草美人垂柳。 银瓶乍破水浆迸,素手自裁霓裳舞。
4.《简卢陟》(唐·白居易)
水国神都远,云山行处难。
洛阳两般物,香燕与谶纹。
以上古诗表现了人们对香文化的崇敬和热爱,香被赞美为超凡脱俗之物,能够提升精神层面的境界。同时,这些古诗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香文化融合为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
关于孝道的句子?
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
孝道古来尊典范,世间留影必须谈。
母亲忧子真心在,儿女之行胜诺言。
万善不如行孝道,孝为根本理当先。请看满门儿孙女,都是家中孝道传。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