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诗人:
珀西·比希·雪莱,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创作背景: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The Necessity of Atheism),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哈丽雅特·韦斯特布鲁克(Harriet Westbrook),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也许是成长环境不同,也许是男女对待生活态度天然不同,婚后的哈丽雅特很难理解雪莱的政治理想,很难赞同雪莱种种对抗政府的行为。她倾向孩子,倾向生活,雪莱在她这里很难找到共鸣和安慰。在当时的哈丽雅特怀着他们儿子的情况下,雪莱和她老师的女儿交往亲密。最终,
两人最终因为无法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而宣告婚姻破裂。
但事实上哈丽雅特始终无法接受,1816年,她在伦敦的海德公园投湖自尽,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雪莱的这首《一朵枯萎的紫罗兰》正是为了悼念哈丽雅特而作的。
赏析:
紫罗兰是欧洲的名花之一,淡淡紫色,具有爱情浪漫色彩,代表永恒、高雅、纯真的爱。在诗人雪莱的眼中,他的妻子哈丽雅特就是一株高贵典雅的紫罗兰,但遗憾的是,这曾经绽放这高贵的紫罗兰已经枯萎,衰败。当诗人真正面对那具冷冰冰的躯壳时,纵然他痛哭流涕,也无法让枯萎凋零的紫罗兰重新活过来,重新绽放,重新微笑的面对诗人。而这样的事情,仿佛像一声声的嘲笑,一次次的讽刺击打着诗人空落且炽热的心灵深处。这首诗表面是对枯萎的紫罗兰的惋惜,实则是把对紫罗兰的悲伤和凋零化用在了自己身上,那些刺痛了心里隐隐的哀愁,是诗人对妻子离世的哀悼,是对曾经那些美好快乐世事的眷恋,是对不可避免的事实的心酸,枯萎的紫罗兰,勾出了诗人的共鸣,勾出了诗人对往事以及对往事的怀念。他将自己比喻成失去了一朵高贵典雅的紫罗兰。这篇诗歌,引发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离去时的心痛,希望人们明白不要在失去后,才追悔与遗憾,痛恨自己为什么当时去好好把握。原诗:
《On A Faded Violet》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odor from the flower is gone,Which like thy kisses breathed on me; The color from the flower is flown, Which glowed of thee, and only thee! A shriveled, lifeless, vacant form, 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And mocks the heart, which yet is warm, 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 I weep - my tears revive it not; I sigh - it breathes no more on me; Its mute and uncomplaining lot Is such as mine should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