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花影的作者?
《花影》(宋·苏轼)
全诗:
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却扫不走。
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赏析: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2、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3、花影本来很美为什么诗人这样厌恶它呢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诗篇反映了诗人嫉恶如仇的态度而又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古诗作者是谁?
古诗>有很多首,下面列举5首:
夕阳
作者: 李中
影未沈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
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
夕阳
作者: 郑谷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
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
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夕阳
作者: 韩偓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夕阳
作者: 陆龟蒙
渡口和帆落,城边带角收。
如何茂陵客,江上倚危楼。
夕阳
朝代:元代
作者:孙华孙
原文:
夕阳挂红鼓,强半浸绿水。
斯须日渐下,堆异参差起。
老夫岸巾坐,并入图画里。
新新无停机,拟议已非是。
移花影古诗?
移花影有关诗句,例如:“月移花影约重来。”
意思是: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浣溪沙·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译文: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古诗花影朗读?
花影
南宋 · 谢枋得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赏析
《花影》是苏轼著平起入韵七绝中的一首。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借物抒怀,比喻新巧,意新语工,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古诗元宵的作者是谁?
王磐(约1470年~1530年)称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字鸿渐,江苏高邮人。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所作散曲,题材广泛。正德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喇叭,骚扰民间,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
著有《王西楼乐府》、《王西楼先生乐府》、《野菜谱》、《西楼律诗》
古诗蜂的作者是谁?
《蜂》是唐代罗隐的写的一首诗.
意思是:蜜蜂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这可算是一篇寓言诗.诗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会中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他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地劳动,可是劳动成果到头来却都被统洁者掠夺去了.“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结句用反问式,说明辛勤酿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劳动却劳而不获,这就暗示剥削者的不劳而获,使诗的寓意深刻、有力.
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古诗繁星的作者是谁?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牛峤-定西番)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无题 李商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李清照-南歌子) "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秦观-南歌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古诗画”的作者是谁?
王维
原文:《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解析:《画》为初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古诗《画》的作者是谁?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作者 王 维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
古诗《风》的作者是谁?
风的古诗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作品:风 内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品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简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泊船瓜舟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