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游记诗歌?
《青山绿水故乡游》
青山绿水故乡游, 水露山菊烂漫稠。 野草漫山溪水静, 山花遍野水珠流。 依山傍水农家院, 续水连山花果沟。 昔日黄花山水恋, 今朝化作水山留。
唐朝安史之乱诗歌?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唐朝与吐蕃诗歌?
徐彦伯《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凤扆怜箫曲,鸾闺念掌珠。
羌庭遥筑馆,庙策重和亲。
星转银河夕,花移玉树春。
圣心凄送远,留跸望征尘。
山水如诗歌词?
歌曲,山水如诗
歌词
云烟绕山峦 天边颜色浅,拱桥水面弯 芭蕉正初展
南燕衔春还 古井染绿藓,你在旧屋檐 脚步声缓缓
东风过湖面 烟波欲上岸,野渡笛声远 心思被吹乱
流年锈门环 故事已阑珊,渔歌送远帆 涟漪渐渐散
山水如诗意的淡然 蒙蒙烟波远,我笔下的心事被打翻
小调独哼 斜阳窗满 落日已渐向晚,你影子落(la)在青石板
山水如诗意的淡然 蒙蒙烟波远,手绘丹青墨笔怎渲染
岸上炊烟 袅袅淡淡 我句末的落款,在缥缈烟雨里委婉
如你婉转
唐朝与胡人交融诗歌?
出自唐代李颀的《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唐朝诗歌盛行的意思?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五七言今体诗的高峰。盛唐诗又是唐诗的高峰。
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出现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一是经济持续发展。唐帝国从七世级初建国到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之前,100多年间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繁荣。即使在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南方的开发和南北交通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下来。这成为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
二是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非常活跃。从五胡十六国异常混乱的局面转到隋唐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斗争融合的过程。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唐帝国各阶层阶级的生活变得非常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
三是文化政策的兼容并包。唐帝国对各种思想文化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例如儒释道三教始终就是并存的,虽然会有此起彼伏。唐朝人的思想比较活泼,为诗歌的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形成了群众性基础,大家都爱读诗爱写诗。
四是制度的促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通过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断。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近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五是诗歌创作的发展。就诗歌本身而论,经过先驱者们的努力,五七言诗古诗已经成熟,律诗绝句基本上跨越了试验阶段,足够唐代诗人自由采用,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使唐代诗人易于借鉴和驰骋才华。
六是盛唐气象的影响。盛唐时期,诗人们在创作中散发着强烈的浪漫气息,他们有的爱好自然,有的追求功名,有的向往边塞,形成了出世入世、得意失意等复杂且又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极大的丰富了诗歌的创作。
七是人才的大量涌现。唐代诗人从初唐四杰到陈子昂,从李白到杜甫,从白居易到韩愈,从柳宗元到刘禹锡,从杜牧到李商隐,等等,涌现出太多的大才子!
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使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所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时已经做完。正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
唐朝山水田园诗歌的产生及内容和艺术特色?
山水田园诗派的诗派产生及其艺术特色。
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2.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
3.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东晋到唐朝山水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朝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我知道的山水田园诗有《竹里馆》王维,《山中》- 王维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有 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在边塞诗歌中,我知道《燕歌行》高适,《白雪歌》岑参,王昌龄《从军行》,王之涣《出塞》。
唐朝青绿山水画家的代表?
唐代青山绿水是山水画派的分支,现存最早的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他开了青山绿水一派,又由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发扬光大。
李思训(公元651-718年)为唐朝宗室,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晋封彭国公,人称大李将军。他画山水树石改变以往的单纯勾勒填色方法,以遒劲具有变化的勾斫来表现山石结构,再填以青绿重彩,富丽堂皇,具有强烈的贵族审美意趣,显示出盛唐艺术的辉煌气象,被后世奉为青绿山水画创作的典范。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为李思训的作品《江帆楼阁图》是中国早期山水画的重要遗存。
作品描绘山峦临江,长松巨木掩映庭院,山根水滨有士人游春赏景。景色辽阔优美,用笔已
略具勾斫变化,描写江水浩渺的景色颇为成功,青绿着色,富丽浓艳,工致而有气势,与展子虔《游春图》比较,唐代山水画已有明显进步。
李思训一家五人俱善丹青,多数为山水画家,子李昭道成就最高。李昭道官至太子中舍,
人称小李将军。他画山水“变父之势,妙又过之”,绘画水平有了新的发展。现存台北故宫
博物院的《明皇幸蜀图》传为李昭道的作品。作品图绘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入四川,蜀道人马艰难行进的场景。图中山岭险峻,道路迂回,逃难行列蜿蜒于山道之上。画幅前端有玄宗乘马将过桥、马匹受惊的细节。全图细笔勾描无皴,石青石绿以丹粉重彩填色,人物、车辇、山石林木刻画细微,展现出唐代青绿山水的风貌。传李昭道擅长画海景,现存明代仇英临李昭道《海天落照图》可作为了解李昭道海景画面貌的参考。
展子虔和李思训父子的山水画长于细笔勾勒,石青石绿为主重彩填色,表现锦绣山川的壮丽,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这种较早出现的山水样式被称为“青绿山水”,更有用金线勾出山石树木的样式称为“金碧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展现隋唐贵族金碧绘画、错金镂彩的审美爱好,后世画家遵循创作规律将中国山水画不断推向前进,青绿山水画创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盛唐时代以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走向成熟。
吴道子为水墨山水画兴起作出了贡献,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王维
山水情诗歌词?
《山水情歌》
词:孙书林
曲:刘银燕
编曲:鲁为
女:
,如镜的水,照出谁的美。,
,悠悠的小船,载满谁的妩媚。,
,水映着山,山浮于水。
,山水交融,把谁的心陶醉。
,男:
,如镜的水,照出你的美。
,悠悠的小船,载满你的妩媚。
,水映着月,月浮于水。
,鸳鸯戏水,把我的心陶醉。
,女:,
,我是你的水,
,男:,
,我是你的山,
,女:,
,山水交融,
,男:,
,洒落一湖芳菲,
,合:,
,今生有缘,与你相聚。
,执手一生,相依相随。
,女:
,如镜的水,照出谁的美。
,悠悠的小船,载满谁的妩媚。
,水映着山,山浮于水。
,山水交融,把谁的心陶醉。
,男:
,如镜的水,照出你的美。
,悠悠的小船,载满你的妩媚。
,水映着月,月浮于水。
,鸳鸯戏水,把我的心陶醉。
,女:,
,你是我的山,
,男:,
,你是我的水,
,女:,
,山水交融,
,男:,
,爱恋百转千回,
,合:,
,今生有缘,与你相恋。
,风雨同舟,无怨无悔。
,今生有缘,与你相恋。
,风雨同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