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

2021年08月10日 22:03:405编辑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台城》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简析。  3、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杨花”在古诗中常象征什么?  (2)填空: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 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5、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6、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1)首二句赞美庭院的清幽。“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暗示出什么呢?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阅读下面两首写越王的怀古诗,做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诗。  (2)这两首诗都是览古之作,题材相近,但在今昔的对比上写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3)《越中览古》说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说只今惟有西江月,两个句子结构相同。作者一写鹧鸪,一写西江月,其目的都是什么?  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做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1) 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  面这两首诗,其“诗眼”都是“____”。  (2) 诗歌的抒情主人翁往往是自己。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 杜诗“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的作用是什么?请简析。  答:  (4) 崔诗“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你未必会遇到弓箭的射击,但独自飞行毕竟害怕;二是虽然你未必会遭暗算,把生命葬丧,只是失群孤飞,毕竟叫人疑惧不已。你同意哪一种?请简析。  答:  9、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做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①  ②  ③  10、阅读下面两首写春天的诗,做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张十八,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  (1)韩愈在《春雪》中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春色如画的美景,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与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哪一句所描写的春色与所表现的心情是一样的?  答:  (2)第一首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揭示一个重要的哲理,请予概括。  答:  (3)第二首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构思新巧。请问是如何的构思新巧的?  答:  答案:  1、(1)天色已晚。起细雨(2)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  2、(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既衬托出梦一般的景色,又陷含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春色,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这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于乐景中注入哀情,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的忧伤。《鹿柴》中的“空”是“空旷”之意,展现的是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宁静幽深的境界。  3、(1)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4、(1)离散、漂泊。(2)暮春;哀伤、惆怅。(3)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诗人自己。  5、“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人物形象鲜明;小儿无忧无虑地剥莲蓬,反映出家庭生活的祥和、幸福,意境深远。  6、(1)花木的丰美。(2)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3)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7、(1)七绝(2)《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遗址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暗示昔日的繁华。(3)都强调这些事物的不变,并以自然景物的不变来衬托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  8、(1)孤。(2)都表现了诗人孤独凄凉的羁旅之情。(3)“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4)第二种说法,有其道理。作为孤雁,是害怕人的伤害,诗中也有类似的说明:“寒塘欲下迟”。正是诗人对孤雁的要穿越长空,克服“暮雨”“渚云”“矰缴”等的困难和威胁,表现极大的怜悯,就是没有“矰缴”的威胁,也是困难重重,安危难料,令人担忧。  9、(1)兵家用兵;民心向背;节操(气节)(2)①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②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③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10、(1)二月初惊见草芽。(2)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3)白雪却等不住春天的晚到,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一个盼春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出一片春色来。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新年都未有芳华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迟,才故穿庭花纷飞而来,翻因为果。这可谓构思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