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暑现代七绝诗?
(一)
荷田未觉断蛙声,
最是敲诗百感生。
处暑向来鹰祭鸟,
初秋几许小虫鸣。
(二)
伏断人间夏已终,
阶前寂寂有鸣虫。
初来处暑新凉夜,
一枕秋思入梦中。
(三)
老树鸦啼久不留,
一田蛙语唱丰收。
清风乍起新凉意,
伏出人间处暑秋。
(四)
蛙声渐断瘦荷塘,
近景梧桐叶未黄。
伏热辞呈今处暑,
清溪绿柳浴秋凉。
人生抒怀现代七绝诗?
七绝(一)
改行今想断从前,许过明年又几年。
谈起口中粗饭菜,慌称喜爱也香甜。
七绝(二)
前路遥遥梦不期,志高千丈脚还低。
多年奋进无功过,惟兴如今性未移。
七绝(三)
独倚空楼月不明,星云千里寄深情。
曾将红豆心间种,今把诗情纸上生。
七绝(四)
人分南北路东西,月挂楼头落影低。
倘若当年情已表,至今可会总如一。
七绝(五)
谁人何物不尘埃,昨日今朝两看开。
好似世间皆洞彻,眼前便是尽情来。
自嘲的现代七绝诗?
有关自嘲的现代七绝诗
《自嘲》
作者:鲁迅
朝代:现代
体裁:七律
【诗词】: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解释】:
作于:(1932年) 《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略)。 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添成一律以请之。”按,10月5日郁达夫在聚 丰园宴请兄郁华,请鲁迅作陪。诗中“破”作“旧”,“漏”作“破”。后来鲁迅 为日本杉本勇乘题此诗于扇面,“对”作“看”。 ①鲁迅《华盖集·题记》:“这运(指华盖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 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②《吴子·治兵》:“如坐漏船之中。”《晋书·华卓传》,华卓说:“得酒满数 百斛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③《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齐景公)之为儒子牛而折其齿乎?’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儒子 牛。”
友谊七绝现代诗?
1.重逢好友忆纯真,世事繁多久见身。
年少时光虽已过,同行相望境犹新。
2.四十年前教室同,日思夜想梦云中。
霜侵鬓发心不变,最喜今朝幸重逢。
3.秋高气爽月如钩,老友相逢话不休。
昔日年轻豪气壮,而今皓首钓孤舟。
4.曾是寒门共读生,终因功利隔山行。
今逢故里开怀笑,老到无求仅剩情。
冬雨七绝现代诗?
冬雨有感(体裁:七言绝句)
现代网友 素心瓷韵
零星雪粒裹其间,冬雨潇潇形影单。
客地飘摇不觉苦,只缘世味比天寒。
小寒七绝现代诗?
答:小寒七绝现代诗如下:
七绝《小寒》一
玉树枝头飞雪白,梅开几朵放花红。
小寒雾渺长空远,庭院门前帘卷风。
云飞云原创诗词!
七绝《小寒》二
飘飘飞雪滿长空,野陌川原送冷风。
峡谷琼林飞鸟尽,梅枝朵朵放花红。
赞缘分的现代七绝诗?
比翼双飞月下眠,此生无悔入心田。
若无缘分来相见,何必他乡把梦圆。
何必他乡把梦圆,人生无悔写春天。
征求已诉表心意,无食无儿劝妇还。
写夏至的现代七绝诗?
七绝《癸卯夏至节气感怀偶得》
(一)
落日余晖夏至云,
无声鹭鸟荡纷纷。
芙蕖露角蜻蜓吻,
噪耳蛙声远处闻。
(二)
夏至将迎暑气天,
云晴野阔柳生烟。
一池荷色流香韵,
入梦清风醉客眠。
(三)
几许清风白昼长,
谁家陌垄说农桑。
蝉鸣绿荫枝头闹,
夏至蛙声咏野塘。
(四)
暮色云低掩绿纱,
小桥流水是农家。
蛙鸣夏至荷塘翠,
一缕清风伴晚霞。
(五)
绿阴高柳作蝉鸣,
夏至炎天犬噪声。
陌野荷田蛙鼓近,
黄昏悟得雨中情。
(六)
断续蝉鸣夏至回,
伏将炎热暑天开。
风吹菡萏千层绿,
自有清凉伴雨来。
(七)
天阴欲雨晚风凉,
半夏阴生草迹黄。
翠绿枝头蝉隐隐,
远闻蛙鼓噪荷塘。
(八)
清风拂我梦重温,
夏至蝉鸣犬不言。
煮酒乡间谁作客?
一壶香茗饮黄昏。
(九)
浮萍菡萏满声蛙,
翠鸟蜻蜓戏紫葩。
夏至阴生炎热始,
轻摇素扇煮香茶。
(十)
荷灯映翠绿清凉,
半夏生魂伏暑阳。
鹭宿鸥飞还本色,
蜻蜓点水醉池塘。
(十一)
田家处处绿芳茵,
夏至他乡作客身。
且把杯中斟满酒,
唯将自饮对谁人?
(十二)
夜短炎天半夏生,
温高伏入又蝉鸣。
红莲并蒂清风绿,
叶泊青蛙鼓几声。
玉兔迎春现代诗七绝?
《玉兔迎春》
作者:刘高友
虎送瘟神万户安。兔登宝座喜盈川
莺鸣翠柳迎丰岁,犬倚柴门接玉仙。
儿女打工财带满,爹妈耕种寿康全。
彩灯花鼓庆祥润,笑语欢歌过大年。
作者刘高友,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人,系渭南市曲艺家协会理事,渭南巿戏剧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白水县作家协会会员、理事。
暮春雨天现代七绝诗?
关于暮春雨天的现代七绝诗有:
1、《暮春雨》
檐下风旋谷雨飘,争奇斗艳属芭蕉。
落花流水有情义,为我殷勤洗小桃。
2、《七绝暮春雨景》
雨骤半程轻雾迷,促鸣宿鸟急飞去;
鹅黄高举一树明,黛绿低垂串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