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
作词:魏德泮 作曲:谷建芬
歌词: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象清泉流进我心窝.
枫桥的钟声巴山的雨,边塞的战士异乡的客.
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啊……唐诗唐诗传家宝,一代一代传到我,
文明古国绚丽的花,世界文坛灿烂的星座!
有人说,古人是“吟诗唱词”,而今人是“念诗词”。为什么会这样啊?
诗,首先应当是一种音乐。
诗歌,诗者,歌也!从字面理解即为像诗一样的歌,或者以诗歌之。
诗一开始是歌,民歌!诗经是民歌,汉乐府是民歌,南北朝乐府也是民歌!《唐诗三百首》里的乐府也是可以唱的,比如那首王之涣的《凉州词》。
所谓歌,必须要带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在不需要配乐的情况下,通过文字发音的阴阳顿挫和轻重清浊来体现出音乐的美感!
韵,就是韵脚。律,就是格律。
有了韵脚和格律,诗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乐感。
所以,从来没有读诗一说,都是吟诗,赋诗,诵诗。无论是吟,是赋,还是诵,都要求带有情感,而仅仅有情感却不能将歌的美感完全展现出来。
于是就有了格律。
格律,不是规则,而规律。
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大量骈俪的运用,会让诗词产生一种整齐的节奏感。魏晋时期已经出现了规范的平仄格律,还有所谓的禁忌。
格律,就像是书画中的线条,如果只有一根,只是直线,自然毫无意味,所以要有曲线,要有结构,要有布局。
《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日月为易,天地为世,男女为伦,所以诗歌用字也是如此,平为阳,仄为阴,总得要互补互助才会显得结构完整,这和书法,建筑,服装,中医都是相通的。
当然,古诗中也有不少是不拘平仄的,但不论如何不拘平仄,整体平仄分布基本上都是以参差错落为主。不仅是诗词,就连散文也是如此。
词一开始是依谱而填,也就是说词是歌词,是音乐的附庸品,起于南梁,由于不受士大夫所喜,所以一直流落民间。然后是隋、唐、直到北宋年间,词还是歌词,是由歌妓或伶人唱出来的。后来的后来,才变成单独的文学体裁。所以李清照对格律的要求特别苛刻,也曾因此把北宋名家一一数落。
元曲更是如此,现代诗也不例外。虽然脱离了格律,但其本质上仍然要根据发音来确定文字位置。
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数诗歌,或者我们所吟哦的大多数诗歌,几乎全都是自带配乐效果。
这一点,不仅是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意大利,英国,法国,整个欧洲,他们在文艺复兴前后对诗歌用字发音的要求甚至比中国诗词都严苛。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十四行诗。也是许多游戏中“吟游诗人”的载体。
古诗词还有拗救一说,可十四行诗连拗救都不允许。
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所有的诗歌都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韵律。
而最常用,最规范,目前仍然没有办法替代的就是格律,我们不能因为不懂格律就说不喜欢,然后仿佛意味着自己的作品哪怕不符格律读起来也是美感十足,这种自我安慰很丢人现眼。
如果不能替代格律,那么只能尊重格律。
如果不能尊重格律,岂有资格超越格律。
它不是需要打破的规则,而是可以应用的规律。
所以,正如小可所言
诗,首先应当是一种音乐。读起来的时候唇齿生香,余味不绝。
吟诗吟诗,连平仄都懒得学,吟个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