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景苏轼古诗?
恵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 苏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第一诗是“鸭戏图”再现了江南仲春景色,一幅春景豁然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无限想像。
第二首诗是“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天美好。
春江晚景古诗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春江晚景古诗?
《春江晚景》
唐代 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译文
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古诗春江晚景答案?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首古诗如何解读?
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苏轼的春江晚景全部诗句?
苏轼没有春江晚景的诗,张九龄有:
《春江晚景》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讲解?
这首诗描写的是江面的早春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被染成一片嫩绿,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看到了满地的蒌蒿,发芽的芦笋,显示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的一首诗《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一幅春景图。青翠的竹林外,粉红色的桃花正三三两两地盛开着。春天江水变暖了,鸭子最先感知水的气温变化,它们在水里嬉戏,游玩。满地都是芦蒿,那些芦笋都是春天新发的芽儿,这个季节河豚就要成为餐桌上的美食了。
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会同春江晚景古诗原文?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
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