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写“泪”的古诗!很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相爱之人离别之泪)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痛悔心伤,国破家亡)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个,还用解释么)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同上)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思乡)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长恨歌)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琵琶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送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痛惜,感怀自身)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怀天地)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还将两行泪,遥寄西海头。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送别)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春怨)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李煜,忆江南,)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 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 泪装欢。瞒,瞒,瞒!(唐婉,钗头凤)(我超喜欢这首词,比陆游的那首好多了)
————————————————————————
大概写了这么多,写泪的词似乎要比诗多一些,很多句子里的感情只有自己去体会才明白,说出来就不是味道了。
关于泪的诗句
诗中泪水,常见的是儿女之情,《古诗十九首》中有很动人的例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相思之泪,情人分离,如牛郎织女被河川割断,思念之苦竟至涕泪如雨。女子爱流泪,男人也一样,杜甫的《月夜》,写他在兵乱流亡之时思念亲人,禁不住泪沾襟衫:“今夜泸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样的泪水,比恋人相思之泪更凄苦。我记忆中印象深刻的这类诗句,还有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欧阳修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肠,化作相思泪”。
思乡之情,也使无数诗人泪水沾襟:“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重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悲怆的泪水,在古诗中也随处可见,如屈原在《离骚》中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最撼动人心的,还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有些诗人的泪水,是无法言说清楚的,譬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譬如李益的《上汝州郡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杜甫诗中多悲歌,却也曾喜极而泣:“喜极翻倒极,呜咽泪沾巾”,中国人最熟悉的,是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人生有悲有喜,只要情到深处,便可能有泪水相伴。诗人多情,或许也多泪吧。
含泪的诗句中,李贺的两句有点惊心动魄:“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思念之情,竟使得冰冷的金铜仙人也泪水盈眶。这使我联想起董解元写离情的诗句:“莫道男儿心似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一样读之心惊。
李商隐有以《泪》为题的七律,为人间的离别之伤叹息,诗中没有一个泪字,却让人感叹不尽:“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最有趣的含泪诗,是贾岛的《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写两句诗琢磨了三年,想起来伤心。这是诗人的自怜自艾。
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
2;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含泪自问。花不语,也非回避答案,“乱花飞过秋千去”,不是比语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临的命运吗?在泪光莹莹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样难以避免被抛掷遗弃而沦落的命运。这种完全用环境来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绪的笔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现了生活在幽闭状态下的贵族少归难以明言的内心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