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孤雁》的翻译?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单的大雁不吃不喝。
在飞翔与鸣叫中思念着它的同伴。
有谁来可怜这一片(孤单的)身影
相互走散(隔了)一万重云。
远望天际,好像又见到了(同伴)
又好像听到了(同伴的)鸣叫
野鸦不懂(它哀愁)的情绪
自顾自的在那里噪杂的鸣叫着
古诗《蝉》的翻译?
虞世南《蝉》 垂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古诗寒食的翻译?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天子近臣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近臣,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古诗《遣兴》翻译?
水槛遣心① 杜甫 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④,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⑤。 译文: 草堂远离城郭,轩楹宽敞,极目远眺,没有村庄阻隔,视野开阔。江水清澈,江水上涨,几与江岸齐平,因而几乎看不到江岸,草堂四周,树木葱茏,在春日的黄昏里 ,盛开着似锦的繁花。
蒙蒙细雨中,鱼儿欢跃,时不时跳出水面,微微风中,燕子斜飞。城中有十万户人家,而此地只有两三户人家。 疑难点注释:
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共两首,这是第一首。诗人自上一年春定居浣花溪畔,经营草堂,至今已粗具规模。
水槛,指水亭之槛,可以凭槛眺望,舒畅身心。
②去郭:远离城郭。轩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轩,长廊;楹,柱子。敞,开朗。
③无村句:因附近无村庄遮蔽,故可远望。
赊:长,远。
④澄江句:澄清的江水高与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
⑤城中两句:将“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照,见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
寒食古诗翻译?
《寒食》的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全诗原文:寒 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相关轶事:该诗形象生动的典型化描写征服了当时的皇帝。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韩翃的《寒食》一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相传,珍爱有加。《唐音癸笺》里,还特意记录“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一盛况。
翻译《潼关》古诗?
原文: 《潼关》谭嗣同 终古①高云簇②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③,山入潼关④不解平。 注释: ①〔终古〕久远 ②〔簇〕簇拥 ③〔束〕拘束 ④〔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翻译:久远以来,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少年纵马奔上潼关古道,)秋风将清脆的马蹄声吹散、吹远。
眼见黄河奔腾流向广阔的原野,那气势好像嫌河床拘束太紧,连绵的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便突兀险峻,再也不懂得何谓平坦。
小池古诗翻译?
全文意思: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扩展资料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一句写小池有活水相通。次句写小池之上有一抹绿荫相护。第三句写小荷出水与小池相伴。结句写蜻蜓有情,飞来与小荷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政治上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当权,辞官退居,终忧愤而死,赐谥文节。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白居易《鸟》的古诗翻译?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春晓的古诗及翻译?
《春晓》
作者: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春天气候宜人正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到处都听到鸟叫声。夜里迷迷糊糊,似乎有沙沙风雨声,不知道打落了多少花呢。
拓展:古诗赏析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古诗《长歌行》的翻译?
翻译:
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扩展资料】: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