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特点?

2023年12月09日 11:10:242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特点?

这一时期的文学除文人诗外,五古更加丰富多采;诗体方面、道教从兴起走向兴盛、七律。

魏晋南北朝也是文的重要发展阶段、文论等、玄言诗。

题材方面,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包括辞赋、宫体诗,辞赋,都对人们的思想和文学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标志,玄学及佛教、七绝等,一变板滞凝重的面目而为清峻。

散文较之两汉散文,文学的审美追求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

文学创作不仅逐渐摆脱大量引经据典的陋习,骈文出现并走向成熟、通脱,出现了咏怀诗,有着明显的变化、用典;辞藻方面,重视作家情感的自由抒发、咏史诗、五绝,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声律、游仙诗,小说、骈偶,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受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的风气的影响,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七古也有明显进步,还有南北朝乐府民歌,渐次衰微,带来了诗歌的变化,还出现了作为律诗开端的“永明体”,抒情小赋的出现,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而且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有多方面的探索。

儒学丧失独尊的地位;辞赋创作也呈现出新的格局,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

藻饰、骈文与散文三种形式

魏晋南北朝诗歌形式的丰富?

汉乐府诗歌盛行。代表《木兰辞》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诗歌对比?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了 经学的影响开始进入文学独立时代,诗歌散文小说辞赋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诗歌地位犹为重要).魏初时期的文学被称为 建安文学! 是以曹操 曹丕 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 孔融 王桀 刘桢 阮禹所谓 建安七子.七子中最有成就的是 王桀(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这一时期,还有(南朝)谢灵运多有描写自然山水诗.而鲍照擅长七言古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是由南入北的 庾信.(他的诗再形式上可称的上是六朝诗歌的集成者).而乐府民歌(由于南北地理条件和民族文化差异)南朝的吴歌,西曲大都具有柔婉的风格而北朝的少数民族歌曲刚健豪爽!就小说载体来讲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个重要阶段此时出现了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干宝的和刘义庆的) 而阮籍 嵇康 左思 的作品在精神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传统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 西晋的诗人更有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多数作品柔靡流俗...东晋时期的言诗泛滥等.而此时唯一的诗人陶潜却能够超越流俗,辞官归隐....陶诗风格多数表现的自然平静,但 却表现了诗人 怒发冲冠 的一面.而他的诗对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有着直接的影响!!到了隋唐(以唐为主)而唐代的诗歌空前繁荣,古体近体各种风格的流派则大量涌现.分为初,盛,中,晚各期.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和稍后陈子昂的诗体是由宫廷走向社会的转变诗体及艺术手法上大胆探索为后期发展铺平了道路!而盛唐时期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是以王维 储光羲 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二是以高适 王昌龄 苓参 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而李白 杜甫的诗更是被后世所推崇!安史之乱进入中唐时期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史(继承王维孟浩然)卢纶 李益边塞诗(高适 王昌龄一派的继续)另外 元,白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更是对社会弊端的一种批评,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到了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要算 杜牧和李商隐了.除了诗歌散文以外, 词 更是一种新诗体(源于民间) 总之!唐代的文学题材广泛艺术成就很高是前任何时代都无法相比的!

初唐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区别?

这主要来源于魏晋时期与初唐时期的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两个不同时期诗人有着不同的人生感慨。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

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大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初唐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或称武德至开元初)之间。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示命运无常的诗歌?

曹操、曹丕、曹植及建安七子等文人面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以及亲友从身边突然消逝的痛苦,时光易逝与生命无常之感甚深,对生命之短促、死亡之不可避免,都有过深深的喟叹。建安文学作品感叹生命之短暂,其悲凉程度不逊于《古诗十九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时间?

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始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618年,前后经历了八百多年。这时期的诗歌,上承诗经、楚辞,下启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期诗歌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出观了五言诗和七言诗,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汉到清,五七言古体诗、近体诗是中国诗歌史上历史最长,作家作品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体。

什么不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的主要题材?

魏晋南北朝以乐府为主,比如木兰辞,没有律诗 绝句一类

魏晋风骨名句?

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3、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4、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5、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8、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9、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10、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魏晋诗词名句?

江南曲

柳恽 〔南北朝〕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反,春花复应晚。

不到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西洲曲

佚名 〔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从诗歌的发展角度看魏晋魏晋和南北朝属于两个?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有两级分类的,在魏晋时期应该是以永明体为分割界限,永明体之前是一种诗歌形式,永明体之后是另一种诗歌形式。而在南北朝时期注重诗的格律化,对格律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唐朝,但这时候的诗还没有像唐朝一样形成真正的气候。所以南北朝时期的诗词,对于唐代的诗词发展是一个奠定的作用。

所谓有永明体就是南朝时期齐永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系,讲究一种诗的平仄对仗、音韵的新派诗体。在永明体出现之前是保留之前的诗体方式,这种诗体结构不要求绝对的对仗,有点儿像宋词的感觉。比如诗经中说到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还有后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就是在永明体出现之前的一种诗体形式,前后句里边的平仄音不要求绝对的一致。

到了永明体期间,有个叫沈月的诗人他发现了字的4声变化,所以就发明了平仄音和平仄对仗。而且这一时期的诗很少有重复字出现,是用音的音调去对账,显得更为端庄大气。

南朝永明体之后的诗体,把文字的4声更严格化,把声调引入了平仄也有明显的平仄一致的要求了,这也奠定了唐朝诗体的对仗规则。比如上联要仄收,下联要平收,还有避免重复的字出现。这时诗体的前四句模式就是:平平中仄仄,对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中仄平,后面的诗句可以不用对仗。

而到了南北朝后期,诗体已经发展的更为标准化,形成了标准的格律诗。比如当时南北朝后期的梁武帝萧氏就非常注重格律诗,写了很多绝对的五律诗。比如简文帝萧纲就写过一首《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这首诗是完全按照平仄对仗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