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易经全集书籍? 洛夫诗歌全集代表作?

2023年12月04日 02:42:071

易经全集书籍?

易经的妙用—2集

2.易经的智慧—144集

3.易经的奥秘—15集

4.详解易经64卦-大道易行

5.易经与企业决策管理

6.易经中的管理智慧

7.易经的妙用—2集

8.易经与人生

洛夫诗歌全集代表作?

洛夫是国际知名的华语诗人、诗歌理论家和书法家。他1928年出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去台湾,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78年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1954年与张默、痖弦等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倡导超现实主义写作,风行一时,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90年代后期移居加拿大。

洛夫诗歌全集代表作品有:诗集《石室之死亡》《魔歌》《时间之伤》《漂木》等20余部、诗论集《诗人之镜》等近10部。

洛夫多少首诗?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灵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魔歌》(1974)、《众荷喧哗》(1976)、《因为风的缘故》(1988)、《月光房子》(1990)、《漂木》(2001)等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落叶在火中沉思》等六部,评论集《诗人之镜》、《洛夫诗论选集》等五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 。

洛夫最短的诗?

秋千仍在晃荡

洛夫

人散了

秋千仍在晃荡

夕阳仍在晃荡

那女子的发

仍在晃荡

直到

把月光

扔上了树梢

红色书籍大全集?

红色书籍,是指有关中国革命题材的小说。比较著的有《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等。

1,《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2,《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1]

《青春之歌》是杨沫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故事,构筑了革命历史的经典叙事,也揭示出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林海雪原》是现代作家曲波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

《林海雪原》描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故事。书中塑造的杨子荣、少剑波、孙大德、白鸽等各种可爱的英雄。

世界美术全集书籍?

《世界美术全集(全套8册)》是青海人民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文祥。

ISBN:9787225022864

作者:王文祥

出版社:青海人民

出版时间:2004年4月

定价:138.00元

简介:

艺术世界异彩纷呈,传世的艺术珍品琳琅满目。如何对这些经典杰作进行系统而又全面的认识、欣赏,这是广大读者也是出版界面临的难题。现今关于艺术类的图书出版尚不尽如人意:大部头的图书体系庞杂,读者由于时间或购买力所限,往往难以捧读;小型本又多分门别类,侧重一点,难示全貌。光明版《世界美术全集》为此进行全新编定,全书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四卷,体例科学,在图片的选择上以点带面,以每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勾勒出艺术史的发展轮廓。全书以精美彩图为主,配以简洁生动的文字介绍,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到人类艺术史上最精美、最伟大的艺术珍品,而且还能较系统地掌握世界艺术的发展概况。以有限的篇幅展示无限的风采,从而引导读者迈向更广阔的艺术殿堂。

评价:

尽管有不少艺术史家和出版机构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在涉及世界美术史的编写和出版方面成果丰富,但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面世之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过如此完整、全面、并且包含大量新的文献资料的世界美术史全集。

林徽因作品全集书籍?

1、《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集,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其散文成就颇大,虽然数量不多,但风格独特,知识性强。诗歌尤多,其诗作融人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唯美派的一些表现手法,每篇文章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

2、《九十九度中》

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

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样态,以其相当的整体性具备了现代中篇小说的格局,同时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3、《莲灯》

《莲灯》是现代诗人林徽因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发表于翌年3月《新月》杂志。此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认识,表达了虽然个体渺小,但也要发光发热,活出生命的价值和精彩的情感。全诗以比喻象征贯穿,意境优美,语言清新精致,读起来既带着淡淡的忧伤,又有着希望,哲思隽永。

4、《山中一个夏夜》

《山中一个夏夜》是2001年香港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徽因。本书主要收录作者的全部诗歌作品,十馀篇散文,包括书信,以及文学性较强的《平郊建筑杂录》等。她的诗玲珑剔透,情感纯真炽热,意象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真挚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精细、微妙的艺术感受,具有明丽

5、《笑》

《笑》是现代诗人林徽因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通篇描绘的是一个少女高雅纯洁的笑,诗中用诸多女性的意象展现了笑的美好,在露珠与花影间,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轻歌和柔波中,纯粹的美丽尽现眼前。全诗形象鲜明,用多彩的笔触从各角度刻画神态,虚实博喻,文字灵动,令人叹服。

路遥作品全集书籍?

路遥的全部作品集

1. 《人生》

2. 《平凡的世界》

3.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4. 《在困难的日子里》

5. 《你怎么也想不到》

6. 《惊心动魄的一幕》

7. 《早晨从中午开始》

8.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9. 《摇曳的恋情》

10.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11. 《夏》

12. 《痛苦》

13. 《我与广播电视》

14.答 《延河》 编辑部门

15. 《小镇上》

16. 《医院里》

17.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问》

18.关于电影 《人生》 的改编

19. 《月夜静悄悄》

20. 《杏树下》

21. 《风雪腊梅》

22.关于 《人生》 和阎纲的通信

23.关于 《人生》 的对话

24.《匆匆过客》

25. 《人生》法文版序

26. 《路遥小说选》自序

27.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

28. 《青松与小红花》

29. 《卖猪》

30. 《路遥散文随笔》

31. 《姐姐》

32. 《路遥短篇小说集》

33. 《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

34. 《龙与悦》

35. 《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问》

36. 《爱の结末》

如何评价诗魔洛夫?

洛夫以白话文的表现形式,意境与内涵却直达古典诗歌的高度,从西方超现实的影子走出,进入东方禅境的深谧境界,融铸古今、横贯中西,只有洛夫有大师气度。

洛夫的经典诗赏析?

经典的诗有《边界望乡》

洛 夫,本名莫运瑞、莫洛夫,笔名野叟,祖籍湖南衡阳。

《边界望乡》全诗及赏析如下: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出汗望眼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

的告示牌后面咯血。

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

鹧鸪以火音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也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喏!

你说,

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故国的泥土,

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赏析)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明明已是满腹涌动的思乡愁绪、激动与无奈、欣喜与失落,复杂与澎湃,却被一笔掩盖,淡淡引入,置一切皆于不经意间。给此诗本身予一种平实的味道,无矫饰的胭脂味,毫无艺术成分可究,这是诗的语言吗?这不像诗的语言却毫无疑问是诗的语言,它权当整首诗的开头,却与之后的诗句形成一种不乏力度的跌宕,造就一种情感的猛烈撞击,有如瀑布上源水域的平静。当然没有后来的起伏跌宕也就无此二句的价值所在,此开篇以“平”承“实”,诗歌多以缥缈为美,而此两句诗给我们的冲击--有如给看惯了穿白纱裙的佳丽的我们突来一阳刚汉子。不仅仅是耳目一新。

一切依旧恬静:“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情绪开始涌动:“雾‘正’升起”。其间,“雾”与“茫然”相映成彰,一虚一实一同演绎,以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方式缓缓推动诗人的情感波澜,因此避免了开门见山之于表达情感的唐突。再如之后的“手掌开始生汗”,至此,深藏于作者心怀的复杂情绪开始在纸上漾开。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望远镜中见到的乡愁?我们绝不能以常理的逻辑来否决这一奇句,此间,在诗人的眼中,乡愁做为一“虚”物完全取代了镜中之实物,景物和愁绪在交错,虚与实在交错。

这还不够,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乱如风中的散发”,虚是种美,缥缈是种美,当虚有效借助于实,在这里便成了有力的美!

这还不够,“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其一是“心跳”形象贴切地表现了诗人“近乡情更怯”中的“更--怯”;“迎面飞来”的“远山”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这造成了巨大的视觉形象冲击,由视觉直接冲击心灵,在我们被其跳跃的思维和脱俗的奇句震得目瞠口结时,我们也被撞成“严重的内伤”。这当是《边界望乡》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这比任何痛得呻吟的情感知觉的描述要有力得多!

情感本是虚缈,知觉却是实在,在虚与实的反复交错倒置间,一切都来得有力,贴切,纵观历史,这更是来得新奇,来得经典!

但个人认为有一瑕疵,“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调整”与突如其来的冲击有悖。“调整”应该是预定的,有事先目的的,而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是不可预定的。

顺应事情发展的逻辑,被“撞成/严重的内伤”的我“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落的杜鹃”古典文学中悲凄哀愁的典型意象--杜鹃,在诗中代言了诗人“我”,“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余光中先生曾说过洛夫是“用伤口唱歌的人”① 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好一个“咯血”!

紧接着是两个与两端徘徊的“而这时”,诗人在急切靠近,而事实上他在急切靠近的东西--一一种可以愈合他为乡愁而裂开的伤口的靠近却被远远阻隔--“而这时/一只白鹭从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白鹭于古典文学里乃对平和、安宁生活的自由向往的典型意象,在这里,诗人为其插上了崭新的翅膀。诗人对故土的急切渴望却被“折了回来”,伴着鹧鸪凄厉悲惨的啼声,诗人的情感被冲撞到高潮。

古典之于《边界望乡》是诗人深沉的文化底蕴、时代思想冲击力和思维跳跃能力的完美结合和展现。

“咯血的杜鹃”、“折了回来的白鹭”和“以血发音的鹧鸪”,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全诗情感波澜被推到高潮,渴望的热切和失望的疼痛,诗人的心像块烧红的铁,这时,“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还是不冷”

至今很少有人对此几行看似水般平淡的诗句作评价,而我个人却喜欢对此几行诗句玩味,从诗人本身的情感起伏到此忽地一转,将像头转到“你”,转到诗人所觊觎所渴望得到回应的“你”身上。这里的“你”实际上是与洛夫同行的余光中先生,“竖起外衣的领子”,并非不解“我”的热切,余先生问洛夫:“冷/还是/还是不冷”看似是一种隔膜,透明却难以逾越!而事实上是情感反应方式彼此相异,同样是激昂,洛夫是“血脉贲张”,而余光中是悚然发冷。两者对比、冲突,更强化彼此。但究深了发觉两者的共通之处,就是一种非本身缘故的无奈,可以把它浅化为一种历史的无奈。

在“我”这热铁上一倾冷水后烟雾阵阵……

于此,诗人在抒写角度变化上又是巨大的。从不同角度的反差去形成巨大的冲击。

“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我居然听懂了广东的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的就是水围”诗人开始想象,毕竟这是慰籍难圆梦想的另一种无奈方式。

诗人想到惊蛰、春分,“清明该不远了”“清明”一个让人怀祖的凄清时节,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文章如何波澜,如何跌宕,诗人的最深最挚情感始终不变--思乡怀故。诗人善于表达,也善于隐藏,但隐藏最终是为了更好的表达。

“广东的乡音”“雨水”将“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乡音,乡景已深深驻扎诗人心里,常藏常新。故国好近--“喏/你说/福田村过去的就是水围”!

近在手边的故国--“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诗人在翱翔的联想中跌进现实--“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从瀑布源头的宁静到倾倒的冲击和猛烈,最后诗人的心重重地摔在湖底,归回另一种死静--绝望!

诗人凭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跳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从不同的写作角度,驾驽着多变的表现手法,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唱响思乡怀故的这一古老歌。起伏跌宕,余韵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