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时代 人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视野更宽阔了 但是如果你不在意 远方的花朵或者美景更小更远了 诗词本身就是国粹 在这个信息时代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只是不是热点 没有真正的被传颂 如果回到唐宋 只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毕竟程序设计要丰厚的多
咏春创始人以及传人是?
有两种说法。
1、是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此拳初传于福建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明“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
2、是据《咏春白鹤拳谱》记载,白鹤拳是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举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咏春拳之木人桩法方七娘-日在白练(莲)寺内织布时,见一只白鹤飞落在梁间,昂首振翅,舞足弄翼,引喙衔毛,做伸颈觅食之状,后又缠膀歇息,姿态奇妙。
方七娘感到非常有趣,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避过;又以纬尺击之,复被白鹤展翼弹出。俄而白鹤展翅凌空,冲人霄汉。
于是七娘感悟之余,精研不辍,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中,经数年揣摩衍化,创出别具一格的拳法。
扩展资料
优势特点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实战性强的拳术,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咏春拳用“寸劲”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跨、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
中线理论的中线是指由人体头顶至尾闾一线,在进攻时,咏春拳要求拳手沿着自身中线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之间的最短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也很难卸力,而且受力也较重。
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龙曾跟随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系统地学习过咏春拳,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与咏春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李小龙常常在一英尺处将对手击倒在地。这种技术与咏春拳的中线理论有关,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中国武术体系中拳理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咏春
两种说法。
其一是咏春拳是中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此拳初传于福建永春县,为该县严三娘所创,以地名为拳名,故明“咏春拳”,亦有以严氏名咏春,称之为“咏春拳”者。
其二是据《咏春白鹤拳谱》记载,白鹤拳是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举师方种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咏春拳之木人桩法方七娘-日在白练(莲)寺内织布时,见一只白鹤飞落在梁间,昂首振翅,舞足弄翼,引喙衔毛,做伸颈觅食之状,后又缠膀歇息,姿态奇妙。
方七娘感到非常有趣,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避过;又以纬尺击之,复被白鹤展翼弹出。俄而白鹤展翅凌空,冲人霄汉。
于是七娘感悟之余,精研不辍,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中,经数年揣摩衍化,创出别具一格的拳法。
扩展资料:
叶问(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是当地大少爷,在香港圣士提反学院读书,学识渊博。咏春师承陈华顺、梁璧,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
叶问于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咏春拳;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更通过其子弟在全球的广泛传扬,形成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国传统武术实战修习课程《梁挺咏春》(WingTsun),载誉全球,现于咏春时代(Wing Times)传播。
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叶问众弟子当中就有青出于蓝的,其中除了封门弟子梁挺外,还有将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李小龙。
叶问在香港授拳时,于原传统武术言传身教的授业方式上,将原博大精深包含武术套路与心法(诀语)的传授方式,拆改成一个个简单通俗的粤语动作名称(如摊、掌、膀、伏、抌、捶)。
让咏春拳以最显浅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开宗立派,将原本秘而不传的咏春拳传扬开来。
及至其后子弟门人孜孜努力,将咏春传至全世界,成为一系名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