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苏轼《菩萨蛮·回文》诗词赏析

2023年11月19日 20:19:541

苏轼《菩萨蛮·回文》诗词赏析

菩萨蛮·回文

宋代:苏轼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译文

山南的江水浅处红梅开出小花,浅红色小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红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篱笆,红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我望着。

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离别时我们叮嘱要珍惜余年,红梅枯谢了,我们会依恋别离时的情铅携谊。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回文:诗词的一种形式,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得名,相传起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

江南:代指黄州。

疏篱:稀疏的篱笆。

篱疏:篱笆之间的缝隙。

老人:老人星,又叫寿星,暗指时光流逝很快。

行人,代指赵晦之。老:暮年。

残枝:残败的梅花树枝,这里代指余年。

惜:依恋。

创作背景

苏轼贬居黄州后写了不少咏梅诗词。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元月,时值梅花盛开,苏轼作该词歌颂红梅高洁的品格,赠给在藤州(今广西藤县)任知州的好友赵晦之。

赏析

上片,以拟人的手法,写梅与人传情,赞美了梅一样高洁的人格。“峤南江浅槐姿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开头两句用回环句式特写了细弱的“小梅”开在很不显眼的“江南”黄州这块土地上,苏轼借以自喻贬谪的孤芳生活。“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突出了细弱的梅花与贬谪的苏轼同是苦命根,如坐篱牢,只能通过篱缝传话慰藉,借以显露出梅的孤傲品格,人的独立性格。上片,既描写了景物梅的形象,又体现出景物梅的形象中的苏轼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

下片,从时空变化的角度,苏轼叮嘱赵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时光,珍重自己,爱惜余年。“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反复进言,以“老人”点明双方生存的时间,以“行人”点明双方生存的空间。时空交错,造成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苍凉感。“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苏轼仍以梅的品格自喻,点明了该词“红梅赠别”的主旨:虽是暮春的残枝梅,仍傲立于自然间,但应珍惜。说不定来年一到,“春风吹又生”,新枝发新芽了,暗示着苏轼傲然不屈,期望重返朝廷的美愿。

与其他咏梅词一样,该词仍然是以梅格喻人品的。残梅的枯凉景象与词中“行人”的孤独身影融合无间。这是以景物渲铅激绝染出“惜别离”的环境与气氛,寄寓着岭南的残梅和黄州的残梅,终有一天,会焕发出新枝而青春永驻的情意来。

南宋古诗词《菩萨蛮·湘东驿》原文及赏析

《菩萨蛮·湘东驿》

宋代:范成大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赏析】

词题标明的湘东驿,在南宋时属萍乡县,即现今江西西部、靠近湖南的萍乡市西。当时是比较闭塞的山乡。考作者范成大一生行履,这首小令大约作于1172年(乾道八年)冬作者调任静江知府(治所在今桂林市),为广西经略安抚使,越岁之后途径此地之时。此前几年,作者曾奉使出行金朝,归迁中书舍人并任朝廷史官,接着因对朝廷用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辞官引退归苏州。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抑郁,这时接到调令,首途广西,来到了荒僻的湘东驿。旅中的孤独凄凉,难以排遣,不禁回想旧日京中故里的友人,忧从中来,写下了这首小令。

上半阕首句点明了客行所至的地点——湘东驿,“忽到”二字,便有非所预想、难料今日的意味,可见远迁广西本非己愿。然而“岂不归怀官有程”(陆游句),官事在身,明朝不得不继续前行,进入潇湘(湖南二水名)之境。“真是”二字,透露出“不意至此,居然至此”的感慨和怅惘。作一个公忠体国的正直官员也是身不由己,乃至不容于朝。作者并没有交待迁官的具体始末,仅从自惊自叹的感喟中表露出微弱信息,供读者去联想得之。怅望苍茫晴空中的重重云彩,意识到自身的所在,距三吴故地是那样的遥远。“几时逢故人?”作者此问,充满了怀旧的情思,也反衬出客行的孤寂境况和失望的悲哀。

江南本山明水秀之区,但对辞乡远别的孤旅来说,一切美景均同虚设,无意观赏,这与荒凉的塞北便无区别了。下半阕首句便发出了如此沉痛的表述:“江南如塞北”,更何况交通阻塞、音书难通,连鸿雁的踪迹也稀少而不易见到。那么,这暮春三月,面对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岂不更令人孤苦难耐吗?通篇就这样由境触情,由情而忆,由忆而感,由感而悲,倾诉了远别的伤痛、怀旧的积郁。两阕之间,过度自然,浑然一体。语言朴素明白,毫不费解,却又含蓄曲折,意蕴深沉,称得上是洗尽铅华、反璞归真。说它道出了眼中景、心中情,意中事,是“人难言之液蠢仔而已易言之”,是不为过分的。

扩展阅读: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闹汪、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扩展阅读:范成大经典的诗句

1、客愁旧岁连新岁,归路长亭间短亭。

出自宋·范成大《东郊故事》。在他乡作客的愁烦中,从旧的一年走入新的一年;望着档搏那通往家乡的大道,一个长亭接着一个矮亭。

2、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

自宋代范成大诗《四十八盘》。世路:人生道路。如果拿人生道路与山间的道路相比,那么人生的道路会比山路更加曲折、复杂。这句话说明人生道路的艰难与漫长。

3、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昌吉州宋·范成大《碧瓦》。没有一点风,杨树和柳树的棉絮漫天飞舞,没有下雨。海棠花和梨花洁白如雪,铺满大地。

4、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出自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热爱书就像喜欢美酒一样,领悟到了其中的滋味,就会真正的爱上他。

5、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出自宋代范成大诗《元夕》。陆地莲:指莲花状的灯。元宵佳节,整个城市变成了不夜之城,到处都是莲花形状的花灯。梅花刚刚破蕾而出,新的一年月亮也初次变圆。

6、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

出自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解,懂得。牵牛,指耕作。不须,不必。邀福,祈福。渡河星,即传说中每年七月七日牛郎与织女渡天河相会的神话。此言只要男女勤于耕织,幸福可以自己创造,不必祈求神仙。这是鼓励人们勤于耕织。

7、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出自宋·范成大《横塘》。此写雨中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横塘”,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送别地点的代名词。“细雨”、“垂杨”的意象,最易令人产生依依难舍之情的联想。“画船”,则多与女子有关,更关涉男女之情。画船即将出发,其送别者那种恋恋不舍之情自然可想而知。诗句以景抒情,情寓景中,不仅让人产生联想,更能让人读后有味之无穷的意趣。

8、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

出自南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觅,找。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此写诗人对谢去的春花无限留恋之情与等待夏日牡丹花开的急切之情,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的高雅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