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穆天子传白话译文? 穆旦诗歌赏析?

2023年11月14日 17:40:101

穆天子传白话译文?

《白话穆天子传》正文

第一回

先说说周穆王西游记的事情吧,他带谁去了?文中有七萃之士,有六师,有乐队,还有一堆厨子。七萃之士也做甲萃之士,这个有人考证过,暂且不论,我们只讲故事,就是周穆王的禁卫军,不多算,估计1000到5000人应该有的。六师,周朝12500人为一师,这个人多,算下来有75000人。还有乐队和厨子们,这个估计不多,100人应该够了。总计75000-80000人左右的大团队开始出发,暂时叫做万人团吧,比唐僧4个人去取经的人多多了。

周穆王带着万人团开始出发,天子远游是大事,先祭天告诉列祖列宗我出去玩了,不对,是征服天下去了。

先往北走,走了5天到了鈃山,这个地方是哪,以后再说,到了这个鈃山后,开始下雪了。周穆王一看下走不成,咱们打猎去吧,开始狩猎。

两天后,估计是不下雪了,接着往北走,到了犬戎国,打没打咱先不说,犬戎国的首领胡(猜的,估计是首领,要不档次不够招待周穆王的)请周穆王吃饭。

五天后,又下雪了,估计是冬天出来的,要不怎么总下雪呢。周穆王就说咱们都歇歇吧,下雪也走不成。

四天后,估计雪停了,开拔,继续走呗,周穆王想见西王母呢。这回看看地图,不能往北走了,得往西走,于是乎,万人团离开了隃之关隥向西出发。

走了五天后,到了一个地方叫焉居禺知之平。是哪,我也不知道,以后再说吧,先看故事。

又走了两天,到了䣙国的边境了,䣙国的太子党柏絮赶紧迎接周穆王到智之□(这个地方也不知道是哪,以后再说,下同),先送点礼品:豹皮,良马(要是我,我也送,周穆王带着几万人过来,谁知道干啥来的,就怕过来搂草打兔子,顺便灭了自己,反正礼多人不怪)。

䣙国真大,过了32天,周穆王住下了,不知道是国家大还是一路上吃喝玩乐走的慢,我估计兼而有之。住下不算,周穆王喜欢钓鱼,去河边钓鱼玩去了,这个河估计是黄河。

又过了31天,周穆王又去打猎了,怎么又说又呢,打到一只白狐,这个是祥兽啊,不好意思吃,算了,祭了吧。

两天后,周穆王在河边大喝一顿,请谁还是谁请的,没说,反正没我。

然后周穆王带着万人团到了䣙国的南疆,渗泽的北边,走了几天没说,含在下文的22天里面。

又过了22天,周穆王西行到了阳纡之山,河宗国的国都???河宗国的老大伯夭一看周穆王来了,赶紧迎接啊,大老远跑到燕然之山接驾,犒劳三军,反正就是送礼呗。

35天后,周穆王开大会,要求所有官员必须到场,不许请假,让三员大将统帅六师。

5天后,周穆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站在河边,举行祭祀活动,河宗伯夭配合喊:“一拜!再拜!!三拜!!!”,咋听着像拜天地娶媳妇呢。不管咋说,祭祀圆满结束。

隔天,周穆王又召开大会,这回换地方了,在黄之山。河宗伯夭立马表忠心,说:“大王你去见美人去了,我也想看看,要不我当你的先锋吧,给你探探路”。周穆王一看,说的不错,准了。

6天后,周穆王越过黄河到了温谷乐都,河宗伯夭的行宫,估计可能有温泉,来,泡一泡,更健康。

隔日,周穆王部下开始准备行装,要出远门了。这时候,周穆王心生愧疚,说:“我出来玩来了,我的子孙后代会不会说我的坏话呢?”。于是,禁卫军里面有人就说了:“现在国泰民安,玩就玩了。”龙颜大悦,赏了玉佩。看来,禁卫军不止骁勇善战,还要会溜须拍马。

至此,卷一就结束了,总共用了158天,按照最少天数算的。

第二回

一开始,上回说到的急先锋河宗伯夭说了一堆话,好像有缺失,但不会影响周穆王爱美之心的。

磨磨蹭蹭的混了51天,周穆王一行沿着西南方向到了XXX国,这个国家好,周穆王喜欢,因为有大木硕草,还有野兽,能打猎啊。

次日,XXX国的居虑给周穆王献酒,还不少,估计百坛,少了不够喝,带着万人团呢。

周穆王喝完接着走,不过喝多了他也困,就住在昆仑山下,赤水河南岸,这个地方叫做??鸟之山,地方挺好就不愿意走了,住了三天。

昆仑山到了,选个好日子,我估计住了三天也是在等个好日子,周穆王爬到昆仑之丘上,远观黄帝之宫,这个黄帝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炎黄二帝号称华夏始祖,自然也是周穆王的老祖宗。见了老祖宗的祖居,自然不能太小气了,于是备了大量祭品,2天后举行祭典。

不过估计没见到老祖宗,再加上望美心切,第二天就一路向北到了珠泽,住下,接着钓鱼,猜测是想钓鱼才住下的。

这昆仑可是老祖宗住的地方,一个人叫□吾是本地的混混就在这里混,强龙不压地头蛇,周穆王给了□吾不少保护费,让□吾保护好老祖宗的家业。

六月丁卯日,也就是三天后,周穆王向北爬上了舂山,不禁感慨:“这山,真TMD高啊!” 舂山可真不错,山上有孳木,山下有清泉,山中有百兽,林中有白鸟。以周穆王一个旅游达人来说,地方太好了,怎么办,刻下周穆王到此一游,让后来人为我感叹。

待了5天,也待腻了,接着走吧,走了2天到了赤乌国,见到了丌,应该算是赤乌国的国王,丌献上酒千斛,马九百,牛羊三千,粮食百车,真不少,简直太多了。人家丌说了:“我们赤乌国啊,来源是这样滴。老祖宗都是周朝的人,当初吴太伯来了建立了赤乌国,统帅俺们这旮沓的夷人,还把大女儿嫁给我了,算起来咱们都是一家人”。周穆王一听说是亲戚了,也不小气,直接让丌可以坐四乘之车,赐黄金800两,贝壳50捆,珍珠300颗(单位我是猜的,我姑且说之,看官姑且信之)。丌又说,攀上亲戚了,啥都能说了,也啥都能干了,俺们这旮沓是风水宝地,产玉石,产粮食,要不周穆王你带回点去。周穆王就带了不少庄稼苗,准备回去种植。

到了亲戚家里了,肯定要盛情款待啊,于是周穆王就住在赤乌国的舂山下,歌舞升平。丌又来了,这次空着手,但是献上两个美女(听和列),跟周穆王说:“俺们这旮沓产宝玉也产美女,请大王笑纳。”收下,又住了5天,干了啥,不知道。不过分析应该挺累的,丌也很上路,周穆王算起来应该是他的岳父那一辈的人吧,这都送女人给他,周穆王身体也好,算起来都应该60多岁了,羡慕不已,估计有不少老中医给调养身体。

该吃吃了,该玩玩了,该走了,向北走了2天,越过洋水就到了曹奴国,国主戏献上更多的礼品,周穆王赏赐更多的礼品,曹奴国的戏不给力,也不进献美女,周穆王不愿意待在曹奴国,继续北向而行,走了3天,到了黑水河畔,外国人叫做鸿鹭的地方。

天公不作美,连下了7天的雨,天不留人雨留人,留也不能白留,封了一个叫长肱的人(或者是长臂的人)在这里开荒拓土,供奉周国,取名留国。看来怨念挺深的。

雨停了,接着沿着黑水河往北走,到了群玉之山,容氏的地盘。一听名字就知道,这地方产玉石。来了不能白来,本着来了就拿,拿了就走的原则,周穆王弄了三车玉石,上万只玉器,估计太多不好装车,装了4天才装完。

7月丁酉日,周穆王拿了玉器就跑了,容氏之人潜时要宴请周穆王,并献上慰问品,周穆王认为容氏开采玉石很辛苦,留下自己吃吧,就没有收下,反而赏赐了大量金银珠宝给潜时。

次日,周穆王摆脱容氏潜时的纠缠,毅然决然的一路向西,走了3天,到达了剞闾氏,周穆王让剞闾氏人在铁山下给六师准备饭菜,自己开始准备祭祀。

又过了一天即庚丑日,估计是吉日,周穆王登铁山祭祀,并把祭祀用器留给了温归,温归当即五体投地,叩谢天恩(也有可能一路祭祀都完事了,带着这些祭祀用器太占地方,就留下来废物利用了)。

祭祀完了,用器也留下了,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接着往西走吧,要去见西王母啊,走了4天,到了??韩氏的地盘。这里是一片大草原,这所谓风吹草低见牛羊啊。地方不错,心情也不错,开会,给万人团放假。开完会,聚餐,吃好的,当然这个主要是亲信和千人团(七萃之士)。

??韩氏无凫来了,这个人名字起的不咋地,没有福气,不会游泳,估计他父母没啥文化。又是献礼又是回礼的,咋看都像以物易物,原始交易。

第二天,向西走到了玄池,地方不错,不知道是不是温泉,反正待了三天,听听小曲,调戏调戏妹子啥的。弄出感情来了,周穆王说这个地方别叫玄池了,以后叫乐池吧,就把名字改了。其实这件事情使我们后人深恶痛绝的,改啥名字啊,改来改去的都不知道书上写的是哪里了,后来有一个叫王莽更甚之,改了好多地名,不好听改,不吉利改,后人一头雾水,猜来猜去的,天天在各大论坛灌水互喷,周穆王没有做好榜样,需要批评。

舒服完了接着向西走了3天,到了苦山,外国人叫茂苑的地方,休息,打猎。在往西走了3天,到了黄鼠之山,住下休息。在往西走了4天,到了周穆王身心向往的地方,西王母之国。

至此,走走停停117天,卷二完结,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周穆王身心愉悦,终于要见西王母了,传说中的人物啊,山海经里就有叙述(有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又曰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看看多漂亮,小虎牙,披肩发,带着玉石的项链,会唱歌,还会cosplay,人家是豹尾,比现在的狗尾巴有情趣多了。反正是周穆王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怎么办,见美女选日子,于是乎就选了一个甲子吉日,这个可是干支纪日的首日啊,多吉利。

周穆王打扮的人五人六的,道貌岸然的(执白圭玄璧)去见西王母,不能空手去,还带了好多礼品,绫罗绸缎啥的,都是做衣服的料子,女人喜欢新衣服这个事情看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西王母一看,这小子上道,心中暗自欢喜。

次日,周穆王请西王母在瑶池吃饭,看看人家周穆王的路数,跟现在也差不多,送礼,吃饭,讨女孩欢心,也是我辈中人,错,前辈。

西王母是又吃又拿,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估计也是暗自欢欣,当场给周穆王唱歌一首,要不说人家善啸呢,歌词如下: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文绉绉的,我也是个粗人,将就着翻译一下,错了别怪我。歌词大意:“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山山绕。你家我家远离万里,山川阻隔啊,我现在就来问你,如果有一天,你还没有忘记我,能否记得来看我?”

周穆王一听有戏,当上皇帝肯定可有水平,就郑重的发下誓言: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看来上古的人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蹦,屈原估计就是这样练出来的,不多说了,也翻译翻译吧:“我最终还是要走的,我家里边还有事情要处理。等到有一天,天下大同,我一定还来看你。最多三年,我就回来了,别急啊,妹子。”看看人家周穆王这文采,首先说自己地位高贵,然后说自己宏伟志向,在说自己不忘初心,最后给个时间表。短短几句话,就把妹子西王母迷的神魂颠倒。不过现在看起来有点像满嘴跑火车,骗妹子啪啪啪的话。为啥叫西王母妹子呢,就周穆王这岁数,估计赵雅芝奶奶在他面前也是妹子,叫西王母妹子肯定没毛病。

西王母又唱了: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唱的啥呢:在哪遥远的西方,有位好姑娘,虎豹围绕着她的帐房,鹊鸟也在身边游荡。只因她是帝王的女儿,不能随意去游荡。她的心上人却要离开,去关爱他的子民。她只能孤独的张望,强作欢颜,歌唱着送他远去,心也跟着他一起远去。他是胸怀天下的男子,是上天的希望。都用第三人称写的,感觉比较带感,用第一第二人称其实也行,那样感觉有点太奔放了。人家西王母可是个女孩子,肯定要含蓄一点。反正歌词挺幽怨的,她心里不好受啊,这样一个胸怀大志的老头子(没毛病),嫁给他多好,估计没几天就能真正的当王母了(这个想法是不是有点黑暗啊,戏言戏言)。估计西王母也没有想到,周穆王在位55年,活了105岁。

周穆王心里也不舒服啊,开车,不对,驱车到弇山之上,题词留念,题曰:西王母之山。看看,毛病还没改,又把弇山改名了,不过这个改的不错,估计让西王母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郎情妾意,你侬我侬,后边书上没说,估计起居官没敢记。我想写也不敢写,以下省略十万八千字。

往事如烟,一梦千年,43天(也有可能103,163…天)之后,周穆王到了温山。考鸟???(BBQ???不知道,缺字,可能是烧烤,戏言戏言)之前发生了什么,就在省略的十万八千字里面,看官自取。

两天后,周穆王到了溽水之北,准备回家了,要把放假的万人团叫回来啊(第二回给六师放假了),于是乎,就发急电叫万人团护驾。其实这里离万人团放假地方不算太远,没一会儿,就全到齐了。

周穆王在这片大草原上待了三个月啊,整整90天,干啥呢,让六师去狩猎,准备干粮,请亲信和禁卫军吃饭(封口费???),让手下都忙起来了,周穆王干啥去了也没人知道,跑回瑶池去了,有可能,西王母来了军中了,也有可能。反正起居官没记,咱们可以天马星空的想象,估计还需要省略十万八千字。

小情人见到了,海誓山盟蜜语甜言都是过眼云烟,腻不腻咱不知道,但周穆王胸怀天下的大志之人,要回国去处理国事的,于是,带着万人团,带着百车的猎物就向东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了40多天,周穆王一行到了戊□之山,智氏所在之地。智氏的夫这个人迎接他们到戊□之山,然后献上大量保护费,周穆王也赐了不少金银财宝。

两天后,周穆王一行继续踏上回家的路,往南偏东方向(不知道翻译对不对,讲故事无所谓),4天后到了献水,继续回家,東南方向出发,走了10天,到了瓜纑之山,也就是阏氏胡氏所在的地方,估计地势险要,兵家必争之地。

在往东走,这个地方不好,估计算错地图了,都是沙漠,找不到水喝,整整两天,把周穆王渴坏了,这可咋办?禁卫军高奔戎(这个估计是个头目)挺身而出,用刀刺破马的脖子,取血给周穆王喝。周穆王大喜过望,重赏,赐玉佩一只。又在沙漠之中艰难跋涉了3天,到了积山边上。

来了两波人(命怀和诸飦)给周穆王献酒,估计也是渴坏了,原来是送礼给赏赐,现在献酒就有赏赐了,不过不多。

至此,第三回也就是第三卷就结束了,最少经历了203天(263,323…),不好算,因为不知道周穆王在瑶池逗留了多少时间,过后我慢慢推算一下。下回再见。

第四回

周穆王归心似箭,在加上又有在沙漠缺水的经历,估计是快马加鞭,咱也快马加鞭的写。

从积石之山出发,花了25天到了滔水,浊繇氏在这个地方。

往东走,花了3天到了苏谷,骨飦氏在这个地方。

往东南走,花了3天,到了长㴽,重??氏的南疆,第二天周穆王还爬上了长㴽,估计是山名。

继续往东走3天,到了黑水河畔,重??氏大本营在这里,这里有个山叫采石之山,估计也叫彩石之山,因为山上出好石,五彩缤纷的玉石。以周穆王在群玉之山的作风,不会少拿,不过玉石需要雕琢,慢工出细活,何况是给皇帝用的,慢慢来吧,周穆王等了一个月,终于齐活,弄好了装车回家。

重??氏的鳏??一直送周穆王到长沙之山,为啥送,之前给了不少奖赏。

(这段原文缺字,估计还缺不少)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别了鳏??,来了一个人,三苗氏的,估计又送礼了,周穆王让河宗伯夭收下了。河宗伯夭这个人前面说过,第一回就出现了,作为周穆王的急先锋,现在还没回去,真是赤胆忠心啊。

周穆王东南走到了文山,又来了两波人(归遗和一个西膜人)送礼,真是收礼收到手软,送礼送到手抽筋啊。

礼毕,周穆王驾足足有八马力的豪车,造父当司机,直奔東南,一路狂奔,刹那千里,只花了一天时间就跑到了巨蒐之国,??奴这个人太会拍马屁了,在焚留之山这个地方,又是请客吃饭,又是献粮草牲畜,又是给五彩玉石的,龙颜大悦,赏之。

八马力豪车就是快,1天时间就到了阳纡之山的最东边山脚下了,可见阳纡之山不小,绵延几百里是很正常的。

这几句没看太明白,以后再补吧,不咋影响大局,估计缺字导致的,慢慢在考,应该是有一个纪日,缺字了,山名或地名缺字。

河宗伯夭有一个孙子好像在这里,送上礼品后,周穆王重赏玉佩一只。

在这里时间段浪费了38天,河宗伯夭送周穆王到䣙国这个地方了。

䣙国的伯絮盛情款待了周穆王,周穆王也半推半就的住下了,待了5天,没办法,马力太大,万人团给甩在后面了,等万人团到了好护驾啊,下一个地方可不是很放心。因为马上又到了犬戎的地盘了。

周穆王体恤下属,河宗伯夭一个老人家不能劳苦奔波,让河宗伯夭回家去了。

送走河宗伯夭后,周穆王一行浩浩荡荡的南下回家,越过长松之隥,4天后抵达雷首之阿,也就到了犬戎的地盘,两年前的胡出来请周穆王吃饭,送了24匹骏马,这地方估计有点穷,前前后后两年,就请周穆王搓了两顿,送了几匹马。

穷地方也不多待,马上就走,南下越过髭之隥,花了3天到了鈃山,离家不远了,但是皇帝回家要摆谱啊,大臣们都跟着没人回家准备,于是派了两个大臣(毛班、逄固)先回去准备。周穆王一行足足在这个地方呆了7天,盘算着家里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开着八马力的豪车疾驰,翻越太行,渡过黄河,一路南下,终于在七天后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宗周。

到家了,出去玩了那么长时间,不对,是体察民情去了那么长时间,要开表彰大会,祭告祖先,周穆王自己又不好意思说,估计也没记住,就让手下看看自己到底走了多远。

大臣汇报总结了一下:“从家到阳纡之山3400里,阳纡之山到西夏氏2500里,从西夏到珠余氏及河首,1500里,自河首襄山到舂山珠泽,昆仑之丘,700里。从舂山西边,到赤乌氏舂山300里。从赤乌氏往东北到达群玉之山,400里。从群玉之山,到西王母之国3000里。从西王母之邦,向北到达旷原之野,1900百里。再到西北大旷原,14000里。再到阳纡之山,7000里。在回到周,3000里。总共算起来,走了35000里。(这个地方好多不解,好几个地名之前没有出现,后来又出现了宗周到西北大旷原,存疑吧)”

等到下一个吉日甲申日,周穆王去了宗周之庙去祭祀了。第二天,周穆王召集万人团在洛水之北,开会,开啥会,估计是解散大会,该回家种地的种地,该回家抱老婆的抱老婆,反正已经回来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解散了。

周穆王解散了万人团就带着禁卫军去南郑了,一路过黄河,越过盟门九河之隥,又在累山歌舞三天,最终在12天之后的吉日丁酉日回到南郑。

至此,周穆王西游记终于完结了,写的挺累的,很佩服那些大段的写手,也对网络作家佩服万分。

周穆王西游记总计行程35000里,历时700天,也传承了一段佳话。

穆旦诗歌赏析?

穆旦作品《赞美》是高中语文的重点文章。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繁密朦胧,表达新奇怪异,情思深奥晦涩的诗歌。语文教材注解寥寥,教学参考书只收录了一篇介绍穆旦诗歌的评论文章,

  《赞美》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人民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劳苦大众,热爱苦难的祖国,热情赞美奋勇抗争的人民,这就是《赞美》的思想主旨,解读诗歌各节,必须紧扣这一主旨。

穆旦的爱国诗歌?

哀国难

穆旦

  样的青天一样的太阳,

  一样的白山黑水铺陈一片大麦场;

  可是飞鸟飞过来也得惊呼:

  呀!这哪里还是旧时的景象?

  我洒着一腔热泪对鸟默然——

  我们同忍受这傲红的国旗在空中飘荡!

  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

  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

  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

  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坟墓里的人也许要急起高呼:

  “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

  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

  可惜黄土泥塞了他的嘴唇,

  哭泣又吞咽了他们的声响。

  新的血涂着新的裂纹,

  广博的人群再受一次强暴的瓜分;

  一样的生命一样的臂膊,

  我洒着一腔热血对鸟默然。

  站在那里我像站在云端上,

  碧蓝的天际不留人一丝凡想,

  微风顽皮地腻在耳朵旁,

  告诉我——春在姣媚地披上她的晚装;

  可是太阳仍是和煦的灿烂,

  野草柔顺地依附在我脚边,

  半个树枝也会伸出这古墙,

  青翠地,飘过一点香气在空中荡漾......

  远处,青苗托住了几间泥房,

  影绰的人影背靠在白云边峰。

  流水吸着每一秒间的呼吸,波动着,

  寂静——寂静——

  蓦地几声巨响,

  池塘里已冲出几只水鸟,飞上高空打旋。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意思?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的意思就是说天子的宗庙中一般只能祭祀七个牌位,其中太祖属于中间,其中的三昭三穆就是接下来进来接受香火的六位天子,他们的牌位防止规则是一左一右,其中父亲为昭,儿子为穆,这也是很多王朝的皇帝祭祀祖宗牌位的一个排列方式,可以说是很严格的规则。

穆旦诗歌艺术特色?

穆旦于 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 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穆旦诗歌文本的晦涩标志着现代派含蓄追求发展的极致,他创造的意象不仅新颖而且自成体系,其诗在具有哲理性的同时又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性。

穆旦对诗歌形式的选择或他诗歌艺术形式的特色与他诗歌的内容密切相关。

诗歌内容的思辨性是穆旦诗歌的晦涩难懂的根本原因;他诗中大量的意象是他灵魂的追逐、艰难与痛苦的显现;也正因为穆旦反复倾诉着自己无法排遣的痛苦,其诗才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

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

穆旦诗歌的语言自成一格,善于锤炼现代汉语口语的辞句,极力摆脱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特色是明显可见的。认同新诗的散文化,却同时以必要的节奏和韵律。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穆旦的诗歌《春》赏析?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春,是一个被古今中外诗人写得太多的题材。想到它,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意象。那么,如何用陈旧的想像写出新的、给人以强烈感受的"春之歌"呢?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以及新的词语力量都是必须的。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新的组合与新生。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三位一体,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的和思想的敞荡,它们共同等待新的组合的出现。   诗人感受到对立观念的冲突:清醒/沉醉、沉滞/飞扬、根基/摆脱,通过与"春"相关的生动意象他们得以表现出来:绿色/火焰、拥抱/反抗、紧闭/赤裸、土地/花朵、泥土/歌、卷曲/伸入。诗人的情绪也在变化着,从暖风吹来的烦恼和欢乐,到紧张的痛苦。如窗和眼,他沉醉和观看着;如鸟,他歌唱和期待着。这是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与等待。

穆旦诗歌读后感?

《我看》这首诗是穆旦最早期的一个作品,这里包含了诗人对于自然对于社会的思考,也是从《我看》这首诗,穆旦开始了对自然、对生命、对时间、对永恒等巨大命题的追问与思索,所以深入挖掘《我看》背后的深层含义对于了解穆旦诗歌是非常有必要的。

穆旦是一位思想艺术都达到相当高度的中国现代诗人。他一生坎坷,但是诗是他人生的火炬。《我看》这首诗应该是穆旦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大学时代所写。其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是他青春时代的色彩。20岁,是人生的春天。

穆旦诗歌风格研究的意义?

意义在于能够追溯到穆旦那个年代的风格。

穆旦诗歌的五个特征?

穆旦作为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其创作的诗歌作品多集中于抗日战争时期,对现实、生命以及玄学都进行过了深切的思考。

2. 穆旦的诗歌从主体、艺术特色以及意象方面都具有较为独特的个性。

3. 穆旦的诗歌创作,体现着九叶诗派的总体特征。

结合作品分析

1. 穆旦诗歌创作的主体:

a、 表现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在《合唱》中表达了对民族赞扬与忧虑

b、 表现丰富与丰富的痛苦:《五月》《从空虚到充实》既表现了现实与历史的统一,同时也表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敏感多思的矛盾心理。

c、 残缺的自我:在《我》中,表现了一个封闭的自我,渴望由分离走向整体,表现了现代人寻求自我存在以及自我价值的普遍的精神困惑。

2. 从艺术特色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各方面:

a、 在谬误、悖论中寻求一种“张力之美”,在《五月》中开篇以仿古歌谣进行创作,而后急转诗风,形成了两种诗风,两个精神世界,以及两个时代“猝然的相悖”。

b、 感觉与知觉相结合,如在《城市的舞》《诗八首》中都将沉郁与激烈的内在情感以一种冷静的理性思维特征表现出来。

c、 以非诗意的方式表现对传统诗歌的反叛,诗中多口语化的语言,不做过多的“诗意”的设计,却以“理”取胜,以较强的逻辑性融入诗中,耐人寻味,具有智性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