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金波春天的诗歌赏析? 春天的诗歌?

2023年11月05日 09:03:421

金波春天的诗歌赏析?

关于这个问题,《金波春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以下是赏析:

1. 诗歌主题:诗歌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2. 诗歌结构:全诗共四十字,分为两段,每段十个字,结构简洁明了,朗朗上口。

3. 诗歌用词:诗歌用词简练、富有诗意,如“金波”、“绿草”、“芳菲”,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情感。

4. 诗歌意境:诗歌表现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蓬勃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总之,李白的《金波春天》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春天的诗歌?

关于春天的诗歌有:

1.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

出自五代和凝的《春光好·蘋叶软》

2.破晓春天青白色,东风吹冷碧桃花。

出自清代阮元的《苏堤春晓》

海子的诗歌赏析?

1、“人类的泪水养家糊口,人类的泪水中,鱼群像草一样生长。”(《燕子与蛇》)

  赏析:每个人生活中都经历过坎坷,现实能逼的最坚强的人落泪,落泪的意象代表了生活的艰辛的。鱼儿却在人的泪水中像草一样生长,鱼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比每个个体甚至我们族群更加长久,我们的泪水延续了生命力滋养了生命力。这段画面中,鱼与泪水是依存的关系,假如人类不再流泪,鱼将无处“像草一样生长了。海子既悲悯又乐观,苦难恰恰是生命活力的养料。人类哭泣之时,鱼却在疯狂的生长,这是一层对比关系,前面的看似萧条恰恰促成了后面的繁荣。此对比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异曲同工之妙。

  2、“一个穿雨衣的陌生人,来到这座干旱已久的城。”(《哑脊背》)

  赏析:首先这个画面感很强烈,一个穿雨衣的外来人,来到干旱已久的城。显然这座干旱的城经历了很多不堪的过往。这里面有两个视角,“陌生人”是从旱城人的角度看过去的,第二个视角是这个“陌生人”看旱城。这里有两个疑问,陌生人为什么来到这里?这座城发生了什么?由这两个疑问引出两层惊讶,陌生人惊讶于旱城的干枯,旱城人惊讶于陌生人的湿润。干旱寓意着凋敝,经济的凋敝,是人民思想的凋敝,情感的凋敝。陌生人其实是“远方”的化身,它可以是理想可以是希望。这个画面是现实的困顿与希望之光的对碰,陌生人无疑点亮了旱城人的希望,这是海子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于现状的批判与鼓舞。

李白的诗歌赏析?

将进酒·君不见

唐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诗歌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反向”的夸张。开篇“以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这种开篇的方法作者经常用,比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是篇首或篇末偶尔用),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增。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得意”过没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三首·其二》)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但并不就此消沉。

诗人于是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个令人鼓掌赞叹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而这个人“我”是需要大写的。于是,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积极的态度。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应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又是一个高度自信的惊人之句,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使,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们咋舌。诗如其人,想诗人“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上安州裴长史书》),是何等的豪举。所以此句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绝非装腔作势者可以得其万分之一。

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那决不是“菜要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而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 而且使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地劝酒。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至忘了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纯粹是神来之笔。

  “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富贵人家吃饭时鸣钟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转而为愤激。这里不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

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极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其二》)。说富贵“不足贵”,乃是出于愤慨。以下“古来圣贤皆寂寞”二句亦属愤语。诗人曾喟叹“自言管葛竟谁许”,说古人“寂寞”,其实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寂寞”,所以才愿长醉不醒了。这里,诗人是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古来酒徒很多,而为何偏举“陈王”,这又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都是谢安这些高级人物,而这类人物当中,“陈王”曹植与酒联系得比较多。这样写便有了气派,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再者,“陈王”曹植于曹丕、曹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也激起诗人的同情。一提“古来圣贤”,二提“陈王”曹植,满满的不平之气。此诗开始似乎只涉及人生感慨,而不染指政治色彩,其实全篇饱含了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诗情之所以悲而不伤,悲而能壮,即根源在此。

  刚露一点深衷,又说回酒了,而且看起来酒兴更高了。以下诗情再入狂放,而且愈来愈狂。“主人何为言少钱”,既照应“千金散尽”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也不惜将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昂贵的皮衣)用来换美酒,图个一醉方休。

这结尾之妙,不仅在于“呼儿”“与尔”,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令人不知谁是“主人”,浪漫色彩极浓。快人快语,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诗情至此狂放至极,令人嗟叹咏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犹未已,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观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笔不办。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全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又以三、五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春天收获的诗歌?

春夜听雨1

疏雨滴庭除,中宵响更殊。

无非添意绪,未必满江湖。

客路十年倦,乡心千里孤。

拥衾成短梦,窗外鸟喧呼。

春夜听雨2

怪来窗外雨,总是滴芭蕉。

点点无休歇,声声挟寂寥。

更知青柳岸,应涨绿蒲潮。

孤旅多年惯,乡关归路遥。

春日即事(三国联吟跟帖 )

阳历晴和四月初,烟光澹荡媚青芜。

蝶翻紫曲香风细,鸟啭芳园稚柳苏。

迟日宜人多胜赏,闲云堕影入平湖。

故乡亦有樱花树,几载知谁顾恋殊?

咏梨花

艳雪矜春足可夸,粉香昨夜到天涯。

绝怜素靥微沾雨,相伴青衫久别家。

一树临风欺国色,几枝和月照窗纱。

如今怅伫东栏畔,记得伊人似此花。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 杜审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有关春天的诗歌?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拓展资料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 是诗歌。

写春天的诗歌?

《春日》朱熹 〔宋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在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迟来的春天》诗歌?

现代诗歌:《迟来的春天》 你凝重的脸色 仿佛厚重的云层 难道昨夜忽来的春风 偏偏未曾光顾你 冬季在翘盼中离去 寒冷已随季节抖落满地 而那场春雨 是乎已错过了每一颗树的期待 你曾许诺 彼此不应像花开一样 只为争一朝一夕的美丽 而我却希望 牵手走过的每一个脚印 都能烙下 太阳和月亮永远的光辉 但是,即便这是一个迟到季节 我们也应该用心感受 鸟语花香的春天

春天的清单诗歌?

1、《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天植树的诗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向来是一个让人欣喜的季节,一个给人希望的季节。而植树,正是独属于春天的节日。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植树种柳的习俗,关于古代文化名人种树的传闻更是数不胜数。

唐·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酷爱竹木,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在房屋周围栽种了许多竹子。青翠欲滴的古树竹林,空明澄静,微风拂过,带来了竹子的清香,让人不由心向往之。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