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的端午古诗?
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
古诗端午唐文秀赏析?
古诗端午唐文秀的赏析如下:
1、全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译文
端午节从什么时候开始?又为什而设立?前人传说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
可笑即使那浩浩荡荡的汨罗江水,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3、赏析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
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端午文秀古诗原文解释?
端午
文秀 〔唐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释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
简析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端午古诗文秀的意思?
《端午》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 , 不能洗得直臣冤。 诗人简介:无。大概距今1300年。 诗的大概意思: 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
古诗缤午文秀诗的意思?
端午
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译文
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
注释
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②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③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④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李文秀端午节古诗?
李文秀,清朝人,字元儒,陇西人。根据现有资料,没有关于他在端午节写诗的记载。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在端午节期间,有很多著名的诗歌作品,比如: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以上是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作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唐文秀古诗的意思50字?
唐代文学家唐文秀的《端午》一诗写的是端午节的情景,主旨在于思乡之情。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感恩饮水思源的节日,而唐文秀在这首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诗中,他描绘了迷茫的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熏制粽子十分忙碌,五载离乡心更苦,直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惦念。同时,他也提醒我们,在这个日子里应该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感念祖先、缅怀历史的同时,慰藉自己心中的思乡之情。
含有“啼”的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绿羽顶红冠,花开处处啼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草枯(鹰)眼疾 雪尽( 马)蹄轻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含有騛的古诗?
騛字有关诗句,例如:“初买虽怜价甚微,驽骀便已化骦騛。”
出自:买鞭
武成 〔宋代〕
初买虽怜价甚微,驽骀便已化骦騛。
干长却想穿阶直,节密应知受土肥。
金{左革右登}夜寒敲月落,玉丝春袅拂花飞。
提携莫笑无他用,万里旌旗更指挥。
含有植物的古诗?
古诗中含有植物的例文如: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风雨晚泊》唐·白居易
藤蔓附女萝,兰茝披荒榛。——《古意》宋·董嗣杲
人家半在桑枯住,春水忽迷芦苇丛。——《舟中效东坡用韵》宋·陈必复
老树枯藤蔓草缠,萧萧独立傲风烟。——《天竺杂咏》明·竺隐道公
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