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白居易诗歌?
《紫薇花》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可以说仕途也不是很顺,他经历了从唐宪宗到唐宣宗的六朝,处于牛李党争激烈的时期,一生多在外地为官,最后才回到朝廷,任中书舍人。
因为当时中书省也称作紫微省,所以杜牧也被人称为紫薇舍人杜紫薇。在这首诗里,杜牧写紫薇花不像桃李那样争春,而是独自在夏秋季节开放,实际上也是表达了自己不随流俗的情怀。
诗人写的紫薇花是在秋天开放,而且早晨还带有露水。紫薇花选择这个冷落的时节,为的是避开春天的热闹,把繁华让给别人。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虽然它有谦逊的品德,但毕竟是那些争春的花朵,现在夏秋季节了,它们又在哪里呢?只有紫薇花笑在最后,独自在秋风中开放。
仔细想来,这不与时俯仰,不随波逐流,不去争春邀宠,却愿意在瑟瑟秋风中独自开放的紫薇花,不正是诗人杜牧的写照吗?
《紫薇花》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也是巧得很,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作此诗时也是在中书省上班,任中书舍人,和上面一首诗的作者杜牧一个样。所以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紫薇花对紫微郎。
白居易在中书省值班,丝纶阁本来是起草皇帝文件的阁楼,此时却没有事情要做。一个人感觉时间难熬,看到门外的盛开的紫薇花,因有所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作为诗人的白居易是非常敏感的,听到钟鼓楼里那计时器滴漏的声音,虽然显得寂寞无聊,但也能激发灵感。独自坐着一个伴也没有,只有紫薇花和白居易这个紫微郎面面相觑。
李白曾经有诗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不知道白居易此时看着紫薇花又能写出什么感觉来。
不料白居易这首诗以《紫薇花》为题,写的却是皇宫里寂静的气氛,隐约透露出当时沉闷的政治气候。诗人的无聊空虚,既是对自己仕途生活的不满,也是对朝廷政治层面的失望。
从上面这两首诗还可以看出,紫薇花在我国历史上的喜爱程度,它早在唐朝时就广泛种植于长安京城甚至皇宫里面。唐朝时中书省曾经改名为紫微省,因紫微与紫薇同音,因而紫微省里更是种满了紫薇花。
杜牧的山行诗歌体裁是什么诗?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汉族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 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厉声教的《观潮有感》等。
山行,作者: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杜牧诗歌的特色?
杜牧的诗歌的特点:
描摹自然,都常常流露出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但由于杜牧性格比较开朗乐观,所以他的诗中虽有颓唐的成份,却并不显得消沉,而是在忧郁中透出清丽俊爽的风调。
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杜牧诗歌的语言特色?
1新鲜感。如《题乌江亭》一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
2.诗艺高妙,灵活多变。杜牧善用比兴手法,状物抒情,又善用白描手法,直叙己闻;既长于舒徐婉转地描述人物故事,更长于敏捷真切地捕捉景物...
3.语言上既绚丽多姿又清新自然,既明丽俊爽,又含蓄委婉既风流
骊山骊读音?
骊li二声,山shan平声,骊li二声
山望杜牧?
杜牧写的是《山行》,没有山望这首诗
山行
唐代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骊山为什么叫骊山?
远远望去,骊山就像一匹青黑色的马(古人把这种马称为骊),所以叫骊山。
杜牧入选小学课本的诗歌?
有六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赠别》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家。
遣怀中杜牧的诗歌风格?
杜牧的诗歌风格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豪迈,一种是香艳。前者杜牧在描绘的时候往往较为伤感,有时是吊古,有时是感怀,表达的思想感情立意奇特。后者多用清新的笔调记录下不同的景物,诗的基调也以赞美为主。 杜牧平生忧国忧民,又有满腔的抱负,再加上他为人细腻情感丰富,也就成就了杜牧的诗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之致,这在晚唐时期都是无人能及的,甚至在整个唐代都找不出第二位。 杜牧能在日常景观中发现独特的美,而且能找到和眼前基调最切合的意境,并通过画面的描述和情思的寄托,赋予诗歌生的灵性,对自然的歌颂也是杜牧自身抱负抒发的体现,诗中往往也蕴含着杜牧在晚唐真实的感受。 在诗歌的表达上,杜牧多用率真直赋寓理于事,也正因为如此,杜牧的诗又有豪爽俊朗的风格,他的诗歌形象鲜明,极具感染力,这与他擅长用比喻、寄情于景、以景表情活用对比等手法有密切的联系。 杜牧的古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通过散文的形式夹杂着议论,杜牧的诗成为后人学习的目标。
杜牧诗歌内容及风格特点?
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