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鸳。”咦,我们学军小学的读书节不是已经快结束了吗,为什么大家还在那儿朗诵古诗呢?对啦,虽然读书节已经结束了,可同学们都已离不开这一们名叫“古诗”的好朋友了,只要一有空,就会细细品读它。这不,元旦就要来临了,我们班要录制我们的最后压轴节目----《村居》啦!
初读这首诗时,我们好像或模模糊糊懂得这一层意思,以至于读得没有感情,唱得不够活泼,死气沉沉的。直到进一步了解了意思,才领教到这位清朝作家高鼎的作诗水平有多高,短短的几行字,就让我们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草长莺飞的二月,柳枝冒出了新芽,小朋友们正乘着东风放着风筝呢!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令人既紧张又兴奋的一天----我们要录制《村居》啦!当摄相机面对我们时,我们的心跳在嗓子眼,当优美的伴奏音乐响起时,我们就微笑着边跟着节拍边摇着头,我们配合地如此默契,几乎没有一丝差错。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的结果是我们学军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古诗的魅力。
带诗词的作文600字 要散文
1
我喜欢的诗词风景
周佳琦
滚滚波涛,流去的是虚华的浑浊,幽幽薄雾笼罩的是刺目的丑与恶,惟有匆匆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沉淀的才是人生的精华。
回想起几百年前,中华大地上的一位位诗人创作的篇篇不朽的佳作,一句句诗激励着几代人的梦想,而最神圣的诗词中,有着我最喜欢的那道绝美风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那描述了塞外大漠一种怎样的壮丽?落日圆混,红色浸染了天边,天空中明净似潭秋水,无边无限的大漠孤寂壮美,落日的余光刺得人眼迷茫,心里却是永恒。走着,看着,踏在大漠雄浑的脊背上,聆听她脉博的声音。偶尔,不知是从哪里冒出了一缕炊烟,平缓的,安然的直冲云宵。夜暮还没降临,那边已出现了启明星。大漠啊!大漠啊!孤烟、长河、落日,总给人一种凄凉、悲伤、孤寂而又不缺乏坦然、雄浑、壮美的感觉。
“采菊档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环绕着水,水环绕着山,住所前生意盎然,不知是哪个季节,不知是什么年代,但是知道那份无与伦比的悠闲,自在。万物蓬勃地生长着,长到了篱笆旁,菊好像喜爱这里,竟也生长在篱笆旁,淡淡的心情,淡淡的有着诗情。更远望去,更不乏绝美,一座大山忽然出现在眼前,淡淡的心情缠绕着淡淡的风景,淡淡的风景缠绕着淡淡的思绪与诗情。菊花、东篱、南山,总给人一种甜淡、舒适而又不缺乏诗情的感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时节大概是秋天吧!桥上只有诗人独自徘徊,不知去向何方,似乎秋风也这般冰冷的冻伤记忆,万物都凋零了,包括那藤、那树,夕阳的余辉爱抚着一切,照在溪水里那样苍白无力。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叫痛了心灵,那是谁家的故园啊!安详地冒着炊烟,路还是那条路,如今牵着瘦马,将走向何方,敢问哪里来的淡淡的哀愁、忧伤与迷茫!
哦,我喜欢的绝美诗词风景。
点评:人生也如一首首诗词,平平仄仄,但总有一处风景另我们回味无穷,百看不厌。诗人用诗词歌赋诠释自己的人生,作者用诗词里的风景阐释自己的心绪。作者用散文的笔法,让诗词中风景,情境再现,给人更充实感。
2诗词中的风景
人生何处去
诗人用心去读风景,心境合一,山光水色便散发着人文的气息。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无形的烟雾变成了有形的屏障,一个“织”字将变幻无常、轻盈的暮气变的凝重,滞泻,烟雾转化为一张无法穿透的网,让人感受窒息的绝望和孤独;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散发出袭人的寒气,翠绿得让人冷和寒。而感受到隔绝和寒冷的人正是孤楼上的“愁”客。“愁”是泛泛的情感,思离别是愁,思山河破碎是愁,思仕途坎坷,世道炎凉也是愁。只有被“愁”所笼罩的人才能从自然中读到这样的风景。
孤独,孤独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愁”眼看世界,一物一景弥漫着“愁”的气息,构成了诗词中伤感的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是漂泊者身心疲惫时最能产生共鸣的风景,是夜半客船里走下的孤独游子内心的画卷:没有光明(月落)、凄惨(乌啼)、透心的寒意(霜满天),万物失去了活力和生气,一切被“愁”---漂泊之愁所吞噬。
漂泊是精神上的漂泊,当精神无法寄托,“寂寂江山晚,苍苍原野暮。秋气怀易悲,长波淼难溯。”---李百药;而精神一旦得以解脱,“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李百药。
当精神虚缈,身体困顿,人生之旅处在茫然之中,心灵就会发出滴血的“愁”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精神累了,象藤、树、鸦;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鸦是昏鸦,失去了活力;道是荒凉的古道,不知通向何方,马是体弱无力的嬴马,再也无力负重,一切在这里忽然失去了方向和希望,人生何去何从。这是幅刻在心灵里凄凉、悲苍的图画,枯,老,昏,古,瘦字字震撼,让人悲泪欲出;而在心灵的最深处是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影子,那里是精神和身体的港湾。当愁思迸发,二幅画卷同时展现在眼前,悲凉是主旋律。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同样是二幅画卷,同样是悲凉中的温馨,但这里漂泊人在经历了绝望后,终于有了归宿。虽然天色将晚,山路依然漫长;寒风刺骨,雪中小屋冰冷无生气,但总算有了一处避风雪的地方。“风雪夜归人”多么幸运,温馨。
柳永对漂泊的风景注释得更清楚,心有漂泊感,睹物而思情:“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那么漂泊之后的归宿是什么样的,杜甫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的归属充满生机、活力,无论是经历千年寒雪,还是万里行船的磨难,都可以在这里安息。绝句里的屋子就是杜甫渴望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