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踏歌行古诗李白? 题踏歌图古诗作者?

2023年10月27日 00:29:321

踏歌行古诗李白?

踏歌行古诗指李白的《赠汪伦》。

赠汪伦作者: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留别。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题踏歌图古诗作者?

《踏歌图》的作者是宋代马远。

《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貌似山水画,实际却是风俗画。它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境界,下半部表现了南宋首都临安郊区农家"踏歌"的欢乐场景。完全不搭界的一雅一俗,很协调地统一在同一画面里。画家表现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

《踏歌词三首》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谢偃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斋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知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裙轻才动珮,鬟薄不胜花。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斋

古诗,杨柳什么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前两句还是普普通写景抒情,最后一句画面感顿出。美爆了有没有。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本是很小女生的心境,最后一句道出小女儿心中的纠结心情,一下让整首诗多了几分含蓄朦胧,不再那么甜腻了。这个也很容易联想到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鹧鸪天纳兰性德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处,却到鸳鸯两字冰。

虽说上下阕都在写一个愁字,可到最后一句,读起来心都会揪一下,简直感同身受的难过。不能多看,要流眼泪的。别元九后咏所怀白居易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最后一句,贡献了多少签名。偶作寄朗之白居易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最后一句一出,前面都要没耐心读了,只想反复咀嚼这句。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看到已经有很多答主提到苏轼,其实这首的最后一句也是大气潇洒。气度万千。

踏歌行何意?

我想“踏歌”是指弹着乐器,踩着拍子唱歌吧

踏歌而行成语?

踏破铁鞋、踏雪寻梅、踏雪无痕、踏故习常、拾翠踏青、死心踏地、步罡踏斗、飞鸿踏雪、践规踏矩、纷至踏来、柱天踏地、脚踏硬地、踏步不前

可歌可泣、歌功颂德、莺歌燕舞、四面楚歌、载歌载舞、引吭高歌、轻歌曼舞、舞榭歌台、歌舞升平、对酒当歌、歌台舞榭

而立之年、显而易见、不约而同、脱口而出、适可而止、不劳而获、秘而不宣、随遇而安、扬长而去、不辞而别、拍案而起、鱼贯而出、视而不见

行动不便、行之有效、行将就木、行若无事、行色匆匆

丰收 踏歌 诗词?

1.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出自明代唐寅《无题》

2.无端更夺寒士业,石田广置期丰收。

出自清代张晋《六砚草堂歌为荔浦赋》

3.名士尚传麾扇渡,踏歌终怨石头城。

出自清代王士祯《雨后观音门渡江》

4.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出自宋代王安石《后元丰行》

踏歌而行诗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踏歌的特色?

“踏歌”这种自娱性歌舞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歌唱、踏地与舞袖。所谓“歌唱”是“词”与“音调”的合一。“踏歌”之“歌”,其“音调”须不断反复,但“词”却要求不断变化。新词迭出是“踏歌”有新意、能吸引人的重要标志,所谓“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刘禹锡《纥那曲》)。

忽闻岸上踏歌声中踏歌送的人指?

是汪伦送别李白,

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作。全文如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李白将要乘船离开桃花潭这个地方,在当地结交的好友汪伦前来送行。让诗人很高兴,感慨与汪伦的情深比过桃花潭的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