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洛夫最短的诗? 洛夫的经典诗赏析?

2023年10月24日 04:15:411

洛夫最短的诗?

秋千仍在晃荡

洛夫

人散了

秋千仍在晃荡

夕阳仍在晃荡

那女子的发

仍在晃荡

直到

把月光

扔上了树梢

洛夫的经典诗赏析?

经典的诗有《边界望乡》

洛 夫,本名莫运瑞、莫洛夫,笔名野叟,祖籍湖南衡阳。

《边界望乡》全诗及赏析如下: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出汗望眼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

的告示牌后面咯血。

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

鹧鸪以火音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也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喏!

你说,

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故国的泥土,

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赏析)

“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明明已是满腹涌动的思乡愁绪、激动与无奈、欣喜与失落,复杂与澎湃,却被一笔掩盖,淡淡引入,置一切皆于不经意间。给此诗本身予一种平实的味道,无矫饰的胭脂味,毫无艺术成分可究,这是诗的语言吗?这不像诗的语言却毫无疑问是诗的语言,它权当整首诗的开头,却与之后的诗句形成一种不乏力度的跌宕,造就一种情感的猛烈撞击,有如瀑布上源水域的平静。当然没有后来的起伏跌宕也就无此二句的价值所在,此开篇以“平”承“实”,诗歌多以缥缈为美,而此两句诗给我们的冲击--有如给看惯了穿白纱裙的佳丽的我们突来一阳刚汉子。不仅仅是耳目一新。

一切依旧恬静:“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情绪开始涌动:“雾‘正’升起”。其间,“雾”与“茫然”相映成彰,一虚一实一同演绎,以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方式缓缓推动诗人的情感波澜,因此避免了开门见山之于表达情感的唐突。再如之后的“手掌开始生汗”,至此,深藏于作者心怀的复杂情绪开始在纸上漾开。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望远镜中见到的乡愁?我们绝不能以常理的逻辑来否决这一奇句,此间,在诗人的眼中,乡愁做为一“虚”物完全取代了镜中之实物,景物和愁绪在交错,虚与实在交错。

这还不够,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乱如风中的散发”,虚是种美,缥缈是种美,当虚有效借助于实,在这里便成了有力的美!

这还不够,“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其一是“心跳”形象贴切地表现了诗人“近乡情更怯”中的“更--怯”;“迎面飞来”的“远山”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这造成了巨大的视觉形象冲击,由视觉直接冲击心灵,在我们被其跳跃的思维和脱俗的奇句震得目瞠口结时,我们也被撞成“严重的内伤”。这当是《边界望乡》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这比任何痛得呻吟的情感知觉的描述要有力得多!

情感本是虚缈,知觉却是实在,在虚与实的反复交错倒置间,一切都来得有力,贴切,纵观历史,这更是来得新奇,来得经典!

但个人认为有一瑕疵,“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中的“调整”与突如其来的冲击有悖。“调整”应该是预定的,有事先目的的,而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是不可预定的。

顺应事情发展的逻辑,被“撞成/严重的内伤”的我“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落的杜鹃”古典文学中悲凄哀愁的典型意象--杜鹃,在诗中代言了诗人“我”,“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余光中先生曾说过洛夫是“用伤口唱歌的人”① 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好一个“咯血”!

紧接着是两个与两端徘徊的“而这时”,诗人在急切靠近,而事实上他在急切靠近的东西--一一种可以愈合他为乡愁而裂开的伤口的靠近却被远远阻隔--“而这时/一只白鹭从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白鹭于古典文学里乃对平和、安宁生活的自由向往的典型意象,在这里,诗人为其插上了崭新的翅膀。诗人对故土的急切渴望却被“折了回来”,伴着鹧鸪凄厉悲惨的啼声,诗人的情感被冲撞到高潮。

古典之于《边界望乡》是诗人深沉的文化底蕴、时代思想冲击力和思维跳跃能力的完美结合和展现。

“咯血的杜鹃”、“折了回来的白鹭”和“以血发音的鹧鸪”,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全诗情感波澜被推到高潮,渴望的热切和失望的疼痛,诗人的心像块烧红的铁,这时,“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还是不冷”

至今很少有人对此几行看似水般平淡的诗句作评价,而我个人却喜欢对此几行诗句玩味,从诗人本身的情感起伏到此忽地一转,将像头转到“你”,转到诗人所觊觎所渴望得到回应的“你”身上。这里的“你”实际上是与洛夫同行的余光中先生,“竖起外衣的领子”,并非不解“我”的热切,余先生问洛夫:“冷/还是/还是不冷”看似是一种隔膜,透明却难以逾越!而事实上是情感反应方式彼此相异,同样是激昂,洛夫是“血脉贲张”,而余光中是悚然发冷。两者对比、冲突,更强化彼此。但究深了发觉两者的共通之处,就是一种非本身缘故的无奈,可以把它浅化为一种历史的无奈。

在“我”这热铁上一倾冷水后烟雾阵阵……

于此,诗人在抒写角度变化上又是巨大的。从不同角度的反差去形成巨大的冲击。

“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我居然听懂了广东的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的就是水围”诗人开始想象,毕竟这是慰籍难圆梦想的另一种无奈方式。

诗人想到惊蛰、春分,“清明该不远了”“清明”一个让人怀祖的凄清时节,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文章如何波澜,如何跌宕,诗人的最深最挚情感始终不变--思乡怀故。诗人善于表达,也善于隐藏,但隐藏最终是为了更好的表达。

“广东的乡音”“雨水”将“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乡音,乡景已深深驻扎诗人心里,常藏常新。故国好近--“喏/你说/福田村过去的就是水围”!

近在手边的故国--“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诗人在翱翔的联想中跌进现实--“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从瀑布源头的宁静到倾倒的冲击和猛烈,最后诗人的心重重地摔在湖底,归回另一种死静--绝望!

诗人凭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跳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从不同的写作角度,驾驽着多变的表现手法,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唱响思乡怀故的这一古老歌。起伏跌宕,余韵未了……

洛夫多少首诗?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灵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魔歌》(1974)、《众荷喧哗》(1976)、《因为风的缘故》(1988)、《月光房子》(1990)、《漂木》(2001)等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落叶在火中沉思》等六部,评论集《诗人之镜》、《洛夫诗论选集》等五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 。

如何评价诗魔洛夫?

洛夫以白话文的表现形式,意境与内涵却直达古典诗歌的高度,从西方超现实的影子走出,进入东方禅境的深谧境界,融铸古今、横贯中西,只有洛夫有大师气度。

济南诗人的诗?

著名诗人李清照是济南人,描写济南的诗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诗歌中的溪亭,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著名诗人辛弃疾也是济南人,他的诗大气磅礴,譬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班牙诗人的诗?

歌唱吧,鸟儿献给玛丽亚·特蕾莎·普里埃特

[西班牙] 阿莱桑德雷

鸟儿啊,你纯洁的双翼的爱抚

拂不掉我忧伤的回忆。

你纯洁胸膛里的颤音

抒发了嘴唇的多么清晰的激情!

为我歌唱吧,闪烁的鸟儿,

你们在燃烧的森林里召来欢乐,

你们激起了光明的熏醉,

象火舌一样伸向接纳你们的苍穹。

为我歌唱吧,每天诞生的鸟儿,

用你们的呼吸表达尘世的无邪。

歌唱吧,歌唱,带着从我这儿攫走的灵魂

飞升吧,别再回到大地。

献给一个死去的姑娘

[西班牙] 阿莱桑德雷

告诉我,告诉我你处女心中的秘密,

告诉我你葬身地下的秘密,

我要知道为什么你现在成了水,

是清新的河岸,那儿一些赤露的脚在用浪沫洗涤。

告诉我,为什么你披散的秀发上,

在你那受到爱抚的芳草上,

燃烧或安祥的太阳

在降下,滑落,爱抚,它抚摸着你,

有如一阵清风吹送着一只鸟儿或一只手。

告诉我,为什么你的心象一座纤小的丛林

在地下等待着不可能飞来的鸟儿,

这整个的歌儿在眼睛上面

在无声地经过时变出梦幻。

哦,你,歌儿啊,献给一个死去或活着的躯体,

献给在地下长眠的美人,

你歌唱石头的颜色,吻我嘴唇的颜色吧,

歌唱吧,就象珍珠母在睡觉或呼吸。

这个纤腰,这忧郁胸膛的微弱的容量,

这无视风儿的飘拂的卷发,这双只有寂静在荡漾的眼睛,

这些如同珍藏在象牙的牙齿,

这阵拂过枯草纹丝不动的微风……

哦,你,欢乐的天空,象浮云般移动,

哦,幸福的鸟儿,你在肩头微笑;

清新的泉水,潺潺流去,同月光一起把你缠绕,

柔软的草地,受爱慕的脚步在上面踩过。

幽兰诗人的诗?

陶渊明《幽兰》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

山西诗人的诗?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 ·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西安诗人的诗?

唐代杜牧陕西人,他在《长安秋望》中写道:“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西安

唐代杜甫陕西人,他在《曲江对酒》中写道:“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王昌龄的诗有《出塞二首·其一》、《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七首·其四》、《闺怨》、《采莲曲》。其中《出塞二首·其一》 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艾青诗人的诗?

艾青诗歌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

1、《大堰河》。是著名诗人艾青创作的诗集。收录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等9篇作品。

2、《北方》。主要内容是从“吹芦笛的诗人”到时代的“吹号者”,到对母亲“土地”的歌颂到对祖国“太阳”的热爱。

3、《向太阳》。这首诗所显示的作者对人生和艺术不断探求的精神,以及它达到的宽广的审美境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家一致把它誉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优秀诗篇。

4、《黎明的通知》。始终以黎明的自由而写出。诗人成了传达黎明的祈愿的使者。整首诗看来写得很具体。

5、《归来的歌》。是现代意识与传统思维的融合,也能排除自怨自艾,唱出自爱的和自尊的,闪发着自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