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的5首最简短的诗歌?
1.夜 黑暗中 独自一人 思绪万千
2.雨 细细的雨 滴滴答答 如梦如幻
3.红 火红的夕阳 渐渐落下 余晖如血
4.心 心如止水 静静地等待 爱的到来
5.风 轻轻的风 吹过心头 带来清爽
卞之琳诗歌中最有智性特征的几首?
写于1935年前后《圆宝盒》、《距离的组织》、《尺八》等诗,是卞之琳诗歌当中最具有“智性”特征的几首。
分析卞之琳诗歌非个人化的特点?
以景物为背景,衬托了一种氛围。
求类似于卞之琳《断章》类似的诗歌?
悲 歌 席慕容
今生将不再见你
只为 再见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
再现的 只是些沧桑的
日月和流年
卞之琳的简介?
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近代诗人、学者。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卞之琳的朝代?
近代
卞之琳 (1910年-2000年)江苏海门人,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的诗?
《卞之琳的诗有》:“《雨同我》,《断章》,《掌上的心》,《偶然》,《七里香》,《信仰》,《为什么》,《尺八》,《禅意》,《可是》,《寂寞》,《圆宝盒》,《音尘》,《距离的组织》,《半岛》,《无题(一)》,《入梦》。”
赏析卞之琳的《音尘》?
卞之琳推崇旧体格律诗。
细味《音尘》(十四行诗),一层是李白“咸阳古道音尘绝”的中式格律,另一层据说是交错押韵与扣押阴韵的西式格律。《音尘》内容的意蕴,则是优美如画的历史感——收取信件出现今昔之比较。送信的方式变了,等信的心依旧充满鱼传尺素、飞鸿传书的诗意怀想。诗扣好几层,最后扣到“咸阳古道音尘绝” (李白《忆秦娥》)——“我等到了一匹快马的蹄声”——显然意味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终结。但诗人并不特别满怀戒心,也并不特别被动或不安,仍然沉浸在古典的审美惯性中。惟有那不见的“绝”字,仿佛让人看见曾经有尘土飞扬…… 扣。到那里都是能使的大法,也是一般的大法。尽管不足为奇的扣太多,好的扣难得,好像用完了。事实上,再好的扣又怎么样呢?这个大法,好像渐渐一般化了。丝丝入扣的严谨,有时却只到达“拘谨”。新诗的真正“自由”,是不那么“紧扣”,就像衣纽扣,最上面的一颗不扣,最下的一颗也不扣,真正自由诗了。结果不那么丝丝入扣,并不损害诗,生活,思维,原也不是总一环扣一环。诗的扣“弛”了,扣的断裂,甚或不扣,却给人强势的张力,原因在于对严谨的耐性已然破戒了。卞之琳发出感慨的诗?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的爱国情怀?
从整体诗风来看,卞之琳的诗是含蓄的。每读完他的诗歌总会给人无限的遐想,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他情感的流露不是直白的、赤裸裸的和盘托出,而是力图将情感情绪寄托在客观的形象上,以客观来暗示主观,寻求主客体之间的对流和融合。
因此他常将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结合起来,形成一连串的意象,然而卞之琳所抒发的情感总是在这些意象中躲躲闪闪、藏而不露,就自然的定格了一种朦胧的风格。卞之琳这种诗风的形成,和他那丰厚的古典诗词文化底蕴有关,他自己也曾说过他酷爱古典诗词。卞诗含蓄委婉的风格,则是从整体上对古诗词的把握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