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诗歌鉴赏?
1.《望海楼》是唐朝大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较为著名的七绝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优美的山水景色描写,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境界及精湛的写作技巧。2. 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海边的某高楼上,远眺远处的山水景致,其中运用了“楼前花似锦,台上日如梭”的精美描写,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好造化给人带来的良好心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恋旧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怀。3. 这首诗是唐代水墨画家王维的名作《山居秋暝》的仿作,但诗人在运用典故和艺术上都有自己的创意和体现,从而使得这首诗真正成为了一首独立的经典之作。
闲望吴融诗歌鉴赏?
闲望
吴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赏析:
吴融年轻时曾离开家乡越州入长安求仕,在长安建有新居。诗歌前四句用自描手法写景,通过对周围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着力突出一个“闲”字。青山疏雨、临水野花、芳草蛱蝶、暖沙鸳鸯构成一幅美丽的山野风景图。诗人着眼于细小景物的描写,突出宁静、美丽、和谐。雨是点点滴滴,花是一枝两枝,临水横斜,景致优美疏淡、色彩明丽。诗歌以“狂飞”写蛱蝶爱芳草,以“稳睡”言鸳鸯的惬意,用词形象而贴切。颈联二句,由新居闲望想到旧山隐居之所,词句之中充满抛离故园的懊悔伤感。
皮日休鲁望春日诗歌鉴赏?
原文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裕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诗题: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鲁望,陆龟蒙字鲁望。诗题是说,陆龟蒙当此春日常到野外去寻幽览胜,而我却因病闭门,不能外出,于是便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皮日休与陆龟蒙是朋友,熟知陆龟蒙的日常生活状态。所谓“鲁望春日多寻野景”, 应是陆龟蒙写信写诗告诉他的。
首联: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野侣”,乡野的伴侣。是指陆龟蒙的朋友。“期”,预约。 “幽事”,这里指(陆龟蒙)寻幽览胜。要之,这一联扣紧题目“鲁望春日多寻野景”,说陆龟蒙在乡野有许多朋友,随 兴出游,用不着事先约定,碰到谁就是谁了。这随兴出游啊,一半是为了欣赏乡野风景,一半是为了作诗。(文人雅士的春游,少不了要写诗的!)
颔联: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裕从披趁肉芝。
“乌纱”,在唐代,凡用黑纱制作的帽子都称乌纱帽,还不像后世那样特指官帽。而与皮日休交往时,陆的身份就是个平民。 “岸”,高耸。 “穿竹”,穿越竹林。竹有筋节,故称“筋竹”。 “白裕”,白色的夹衣。春天气候冷暖不定,故须穿夹衣,即今所谓春秋衫。 “从”,任从。上句用“任”,下句用“从”,二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趁”,追随。 “肉芝”,即肉灵芝。 “趁肉芝”,是根据地面植物生态的蛛丝马迹去跟踪寻找肉灵芝的意思。 这一联,仍然是说陆龟蒙“春日多寻野景”。当然,是想象之词。
颈联: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蠹书”,被蠹虫蛀蚀过的书,较为古老。 “升”,古代的量器暨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几升”,相当于几斤。 “菰米”,江南水乡的特产,菰类植物的种子,棕褐色,形状比米粒长大。 这一联仍是对陆龟蒙“春日多寻野景”的想象。读书,下棋,野炊,钓鱼……陆 龟蒙本是个闲人,其野游略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休闲,是很正常的。
尾联: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山樱”,樱花的一种,是我国的原产。 此诗前三联都是说陆龟蒙,这最后一联才把自己牵进来:您用不着惦记病中的我, (我的病不要紧,只是不方便出门罢了,)折一枝山樱花捎给我就好!(慰情聊 胜于无啊!)
东栏梨花苏轼诗歌鉴赏及答案?
东栏梨花》为北宋诗人苏轼所做七言绝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首句以“淡白”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同时柳絮写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它不妖艳,也不轻狂的神态,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以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其实,这“一株雪”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苏轼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洁白,坦荡如砥。 在咏梨花时,苏轼用了“柳絮飞时花满城”来加以衬托,梨花既不像“颠狂柳絮随风去”,也不像“轻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诗人还用了“人生看得几清明”来加以侧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几清明”是对偶的写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树,而是指一株梨树一个作者自己,后两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变成了“一株雪”,写的是凄清惆怅的意境,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苏轼的诗,一向以豪放著称,像这样悲凉的很是少见。
诗人完成这首诗已年届不惑,翻来覆去也才只看过了40个清明,心中无法揣测还有几度梨花可看。清明年年如期而至,梨花岁岁伴着漫天飘扬的柳絮,而如寄的人生则只有一个盛年,诚如作者在另一首诗中所叹:“梦里青春可得追?”这正是这首梨花诗深藏着的绵绵不尽的情思,它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悟,是他清明人生细腻而真实的写照。